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曉松的“替天行道”錯在哪

http://www.CRNTT.com   2011-04-21 10:40:18  


 
  人的理性局限與道德局限決定了私刑的正義風險

  智者可能不是賢者,賢者可能不是智者,還有相當多的人既不是智者也不是賢者,讓這樣的人來“替天行道”,可想而知會演變成“背天行惡”或“公報私仇”。即便既是智者也是賢者,在“廣場效應”下也很容易變成“烏合之眾”。聖經裡說,耶穌讓從未犯過罪的人對撒瑪利亞妓女第一個投石頭,一群想砸死妓女的人竟悻悻而去,因為人人有罪。

  拿高曉鬆來說,他的“替天行道”具體操作竟然是音樂界不再接受某學院的學生,這樣的說法怎麼看都是既不賢(這個學院的學生都有錯?)也不智(你能代表音樂界?)。

  天理即公理,無程序則無公理

  即便有的人是永遠的智者和賢者,那也還得解決“天”在哪裡的問題。沒有天理,則智者賢者也失去了行為標準。天理即公理,公理要靠民主程序來形成。不經過程序決定的天理,誰能保證是真正的天理?

  ■ 走出“法治不公——替天行道”的惡性循環

  惡性循環的形成

  可見,“替天行道”其實就是一種反法治的偽正義。不正義的偽法治(法治不公)盛行的現實,必然催生反法治的偽正義(“替天行道”)汹湧的思潮。而由思潮到現實,其實只有一步之遙。從經驗判斷,法治不公之下戾氣泛濫,人們私力救濟之心日重,一旦私力救濟衝破限制,則一發而不可收拾,往往產生擴大化之亂。

  亂了之後,又需要強力來糾正,但強力下形成的法治又是不公正的。如此惡性循環。

  既反對法治不公,也反對“替天行道”

  所以法治不公不可欲,“替天行道”亦不可欲。在當前情況下,前者是制度,後者是思潮,所以既需要改良制度,也需要化解思潮。改良制度需要不媚強梁,化解思潮需要不阿群眾,可謂上下都得罪,裡外都難做,這就是一個“下地獄”的角色。然而真正的精英,正是要承擔這種“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責任。在當前情況下,制度是因,思潮是果,所以尤以改良制度為重中之重,所以高曉鬆若真的正義滿腔,那麼應該做好監督法治的排頭兵,而不是“替天行道”的領路人。


  □ 結 語

  洩憤之詞製造的大義凜然是虛偽廉價的,真正的追尋正義者,是得有點風骨的。

  (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1年4月20日)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