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的社會管理與社會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9-06 09:48:40  


 
年輕人失去希望

  與此相關,這些失衡的結構也決定了社會空間的缺少和萎縮。社會要穩定,社會力量、資本和政府三者之間要保持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但這些失衡結構的存在表明,政府總是和資本與既得利益站在一起的。在中國,社會力量本來就很弱小。當政府和資本利益一體化的時候,社會就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社會空間狹小,社會力量弱小,就導致了社會不可能有自我管理和自我保護的能力。這樣就產生了一種情況,社會需要政府來保護,但政府是不保護社會的。這就直接導致了社會的不穩定。無論是抗議還是暴力,都是社會自我保護需求的表現。

  上述各方面的問題對年輕人的影響更為嚴重。在GDP主義指導下,一切以貨幣來衡量人生價值,這不僅扼殺了年輕人的夢想,使得年輕人應當擁有的各種理想顯得無比“愚蠢”,更使得很多年輕人的現實生活陷入困境,例如高漲的教育費用和房地產價格導致了年輕人受教育難、結婚難等現象。年輕人變得越來越現實,但現實則越來越滿足不了他們並不那麼理想甚至是極其平常的需要。

  同時,生存在上述結構之內的既得利益,已經使得中國社會和經濟的各個方面封閉化,社會流動大大減少,社會階層固化。就是說,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無論怎樣通過個人的努力,都難以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傾向於通過社會抗議甚至暴力表示對社會的不滿。如果了解了年輕人是社會媒體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就不難理解他們所從事的抗爭的有效性了。當然,年輕人抗爭不僅發生在中國,而且也發生在世界上其它地方。

  從世界社會史的經驗來看,一個社會的穩定至少需要兩種東西,即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和健全的法治。今天中國社會的不穩定,正是因為缺少這兩個東西。因此,就方法論來說,社會管理手段的創新上必須回歸法律和法制。同時,社會管理要超越方法論本身,而是要從經濟社會結構上下功夫,為社會穩定塑造一個有利的環境。沒有這樣一個有利的環境,無論怎樣的手段創新不僅將是無效的,而且更會惡化社會矛盾,導致更大的不穩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