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攪局南海系錯估形勢

http://www.CRNTT.com   2011-10-19 11:07:04  


 
  印度加速染指南海,不顧中國“惹火燒身”的嚴厲警告,其戰略目標暴露得十分明顯。一是印度圖謀把所有的矛盾都聚集在南海,使南海紛爭複雜化、政治化和國際化,以獲漁翁之利;二是配合美國遏制中國,在亞洲形成鼎足而三之勢,以南海為炒作標的,力圖制約中國對能源的渴求,阻止中國快速發展;三是以攻為守域外出擊,以牽制中國在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戰略布局。

  印度這次恐怕要錯誤估計形勢了,如果印度攪局是希望借此“圍魏救趙”,以減緩南亞和印度洋方向的壓力,那印度應該好好學一下孫子兵法。印度和中國存在更多、更全局性的利益關係,如果不會擇利而動和知難而退,不僅“圍魏”不成,恐怕連自己的南亞老巢也難保。期望印度不要誤讀了南海形勢,東盟國家大多與中國並無利害衝突,相反還有許多互利關係,他們捲入南海問題,主要因為夥伴和同盟關係等因素,對於南海問題國際化其實並無太大積極性。一旦到了攤牌的地步,恐怕這些國家誰也吃不消。

  印度是一個雄心萬丈、處處想和中國扳一下手腕的新興大國。但印度自己應該明白,作為決策效率低下、衝動性強的不成熟大國,指責中國可以逞一時之快,而不理智地從印度洋跑到南海顯示海軍力量,不僅在和平時期無戰略意義,戰時也無法實際威脅中國的航線安全,更無益於保護自身的航運利益。

  中國應該採取實際行動,讓昏了頭執意要趟南海渾水的印度明白,貿然行事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印越合作的政治動機大於現實考量,中國的口頭抗議不會起作用,必須採取實際行動阻止域外大國的戰略冒險,讓介入方切實認識到到南海冒險的巨大代價。

  首先,可以運用類似足球運動中的“合理衝撞”,讓印越意識到此舉的政治風險遠高於兩國油氣合同的經濟價值。中國應當做好承受低烈度衝突的準備,一旦印越將非法協議付諸實施,中國可以派出非海上作戰力量,對印越的勘探作業進行干擾,製造低烈度、但足以讓印越勘探成果報廢的糾紛及摩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