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東亞離海上衝突越走越近了

http://www.CRNTT.com   2011-10-26 10:45:58  


菲美不斷加強的聯合軍演正出現逼近我南沙群島附近海域的勢頭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訊/“東亞海上的主權要求嚴重重叠,人類沒發明過和平解決它們的有效之策,中國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未引起共鳴,現在各爭端國表現得就像大大小小的帝國,好像有了美國撐腰,它們就都有了讓中國屈服的權力和本事。這種不冷靜是普遍的,光中國一個國家冷靜沒用,大勢很可能是:中國將不得不做調整。”環球網今日登出社評“東亞離海上衝突越走越近了”,全文如下:
 
  菲律賓、韓國近日在相距遙遠的海域分別扣了中國的漁船及漁民,有些至今尚未歸還。各種海上糾紛在纏上中國,相關國家出手強硬,中國國內要求強硬回擊的呼聲日高。可以預見,如果周邊國家在與中國的海上摩擦中不加收斂,一些糾紛頻繁的海域突然爆發軍事衝突是遲早的事。

  中國總體上不願意用軍事手段解決海上糾紛,中國認為當前是發展經濟的“戰略機遇期”。但一些周邊小國的咄咄逼人逐漸使中國人悟出,它們把中國的戰略克制也當成自己的“戰略機遇期”,試圖利用這段時間擴張海上利益,逼中國讓步。

  南海的這種情況尤其明顯。菲越等國的行為很像是趁火打劫,它們認為中國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它們可以搭團隊的車,起哄撈中國的便宜。它們不知道從哪裡得來一些針對中國的心理優勢。

  這種小國對大國的“機會主義戰略攻勢”,在歷史上很少見。但很顯然這種遊戲並不好玩,因為中國有隨時中止這種遊戲的力量。雖然“反擊”對中國意味著一定的麻煩,但如果那些國家當下製造的麻煩和“長痛”太多,延續它們的風險遠遠大於中國改變政策帶來的風險,那麼“反擊”就一定會發生。

  海上爭端國當前製造的麻煩,不僅威脅中國長遠的海上主權利益,而且它們對中國自尊的傷害在不斷消耗中國國內的政治團結。很多人在質疑中國海洋政策的“軟弱”,喊“打”聲逐漸積蓄起政策制定者無法忽視的能量。

  在反覆權衡利弊之後,中國主流社會在接近達成一種共識:海上的問題要順其自然,中國不能以武為先,將軍事解決作為國策。但中國也不能只會談判,必要時應當“殺一儆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