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張藝謀:不喜歡娛樂圈,都是名利二字 | |
http://www.CRNTT.com 2012-03-11 08:34:31 |
作品以外的東西我很不適應 新京報:我最感動的還是你的家族故事,也覺得挺遺憾的,你最後還是沒能聽父親把故事完整地講完。 張藝謀:我一直很遺憾,這麼多年,沒聽我父親仔細講。他死心眼,我媽跟他說“老大這麼忙,你零零星星講一講。”他不,他一根筋,必須要等完整的兩個星期。那時候我經常三過家門而不入,也就在家里呆一兩天。我看《巨流河》很有感受,我們家完全跟里面故事背景一樣。 新京報:你對這本書是什麼感受? 張藝謀:《巨流河》寫得非常好,很有文化,很平實,波瀾不驚的感覺,但是字字句句都有感情在里面。就像書的名字,大的河但是很平緩。也許這些事再往後,過二三十年就真的是歷史了。 新京報:你覺得這個大歷史對自己的影響是怎樣的?比如看你書里講,從小父母不知道要怎麼填表格中自己的身份。 張藝謀:忘記哪一年,我隱隱猜到了,我們那一代人,看到青天白日,害怕得不得了。我小學一二年級,有天鑽到床底下翻出一個那個扣子。我奶奶一把抓過來,變臉了,她以前從來不變臉的。我從小性格內向,從點點滴滴事情上,觀察家里面的各種事。成長成這樣一個內向、壓抑、逆來順受的性格。 新京報:現在也是? 張藝謀:現在也是,我更多是父親遺傳。我倒覺得,看過去的事情都不要去想,都是那種小事情。直到今天為止是這樣。我其實很不喜歡所謂的娛樂圈、電影圈氛圍,都是名利二字。我根本無意要怎麼樣,但是因為這代人的習慣吧,就是男人的事業要努力、做好、成功。我是偶然地涉足電影,不是我的選擇。這個是我的工作了,要努力做好,只是一種習慣,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這個圈里明爭暗鬥的東西。作品以外的東西,我很不適應。(2012年01月16日09:22 來源:新京報 記者 薑妍) 延伸閱讀:張藝謀的作業 2012年01月16日04:00 廣州日報 “每個人都是影像記憶。從你記事那天起,發生的很多事,比如你跟別人大吵一架,時間長了,說的話都忘了,但吵架的場景、凶狠的眼神你能記憶至今。”張藝謀說。 1988年他在台灣的大伯回到西安和父親見面,那時候他正在籌拍《代號美洲豹》。他今天的回憶也完全是畫面式的。夏天,夜里,熱,屋子很小,電扇聲音很大,嗚嗚吹。大伯和父親長得很像,只是父親更瘦些。燈光幽暗,兩個老人光著膀子用地道陝西話聊,說到瓦窑堡戰役,說到當年那些戰事,那些黃埔老同學的下落,聲音低沉,空氣黏濁。這就像他電影里的一個鏡頭。 他有點以己推人,很多人連自己十年未見的親人都未必記得住模樣,但他能記住幾十年前說的話,有一些特別的氣息,能讓他想起來,嗯,十年前我在什麼地方曾經聞到過一樣的味道。 “我買了相機以後拍的第一張照片已經找不到了,我給你畫一個吧。”張藝謀拿起筆,在一張白紙上畫起來,他先畫好框線,在里面畫細節。 1974年,陝西省鹹陽市國棉八廠前紡車間輔助工張藝謀買了一台相機,海鷗4型雙鏡頭反光相機。他賣血買相機的故事已經人盡皆知,這對塑造一個帶點兒悲情色彩的上進青年大有好處,不過事實也沒有那麼浪漫。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