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希拉里沒料到中國領導人態度溫和

http://www.CRNTT.com   2012-09-07 08:16:08  


  
  一系列會見的結果,希拉里可能事先沒有預料到。中國領導人態度溫和,著眼力放在了中美經貿合作上。中國提出的設想,竟是開展大規模的兩國貿易、投資、金融一攬子合作。 

  在來華之前,希拉里應該有所心理準備,卻並未準備改變自已一向對華堅定的鷹派立場。她知道中美關係目前狀況不佳,有與對手面對面交鋒的預案。她是一個一貫主張遏制中國以謀求更大在華利益的人。為此,她選擇先訪問庫克群島,在那裡參加“第24屆太平洋島國論壇”,宣稱“美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繼續在南太平洋保持活躍”。她的發言,被國際輿論認為是在向中國發出新挑戰;而就在動身飛往北京之前一刻,在印尼雅加達,希拉里又主動挑起令中國人憤怒的南海問題。她說,美國希望在南海維持穩定、尊重國際法、自由通航以及維護合法商業活動。她高調地要求中國:“應當通過合作解決(南海)爭執,而不是要挾和恫嚇,當然更不能使用武力。” 

  現在看來,這些預先的準備活動變成了徹底地多餘。 

  有人說希拉里此次訪華之旅顯得突然,美國國務院曾經“一反常態”地未對她的行程透露半點消息。現在如果撇去人們強烈關注的釣魚島及南海爭端,將心態落實到中美經貿關係上,這種突然又成了自然。 

  看一看中美兩國領導人近年的互訪模式吧。 

  中美經貿關係重要,乃因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美國在華利益。為此兩國高層頻繁往訪,建立了一來一往的模式──上半年中國領導人訪美,通常在年初進行;下半年美國領導人回訪,通常就在9、10月間。今年2月中旬,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曾訪問華盛頓與美國各地,與奧巴馬會談共簽下271億美元經貿大單,接下來下半年應該由美國高層派員回訪中國,到了再談兩國經貿的時候。去年8月份美方曾派出拜登訪華,配合財政部長蓋特納在北京談人民幣升值與貿易、購買美債等問題獲利豐厚,今年情況特殊,奧巴馬因大選碰到強勁對手,加上日本在釣魚島強橫不退,希拉里訪華便成了首選。 
 
  如果感嘆希拉里訪華的例外與突然,那可能恰恰突顯中美關係的重要與兩國領導人的重視。在中國方面,對美國重視的體現是很實在的。中國是真誠地希望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全方位與美國結成“戰略夥伴”。而在美國方面,這種重視的目的則大不相同。美國之與中國交往,可以說是衝著赤裸裸的經濟利益而來。美國不希望中國強大崛起,卻要從中國的經濟發展中謀取美國利益,除此之外,美國統統要打壓中國。因此,由希拉里出面的此次訪華,目的應該只有兩方面:一是為了表面維持中美“友好”而完成下半年例行回訪,二是來收獲今年的在華經濟利益──與對手談經貿問題,簽單廉價輸美商品、敦促保護美商利益、要求繼續購買美債。如此而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