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菲律賓對日索賠為何比中國成功

http://www.CRNTT.com   2013-03-24 10:18:18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訊/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後,在對日索賠事務上中國所獲甚微。不但日本遺留在東北的工業設備被蘇聯洗劫一空,國共兩黨還相繼宣布放棄對日索賠。

  相比之下,受日軍禍害僅次於中國的菲律賓,在對日索賠事務上,卻比中國成功得多。個中原因何在?騰訊歷史日前登載專題文章《菲律賓對日索賠為何比中國成功》:
 
菲律賓獲得價值8億美元的賠償和貸款

  對日索賠,中國僅獲准拆運了價值2200多萬美元的工業設備;菲律賓卻通過漫長的談判,最終獲得了價值8億美元的賠償和貸款。差距如此懸殊,實不免令人喟嘆。

  先期拆遷賠償中,菲律賓僅獲得1100萬美元工業設備

  菲律賓在二戰中損失慘重。據菲官方統計,因戰爭喪生者111餘萬人,戰爭損失161億比索有餘,合計超過80億美元。戰後,菲律賓朝野上下對日本的賠償寄予厚望,菲政府尤其希望通過拆遷賠償,將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力轉移到本國,乃至於以此為基礎提前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工業發展和經濟復興計劃。譬如1947年的“貝斯特計劃”,就希望從日本獲得年產15萬噸的鋼鐵工業,年產4.1萬噸的硫酸廠,年產2.3萬噸的純碱廠,以及年產25萬錠的紡織廠等。但在美國主持的先期拆遷賠償中,菲律賓所接受的日本工廠設備,其價值僅相當於1100萬美元,所沒收的菲律賓境內的日本資產,也只有5000萬美元而已。與菲律賓所要求的80億美元的賠償額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所謂先期拆遷賠償,指的是1947年4月美國政府授權盟軍最高統帥部將日本的一部分工廠設備先行予以拆遷賠付給受日本侵略之害最深的中國、菲律賓、荷屬東印度群島和英國屬緬甸、馬宋亞、香港和北婆羅洲。這是對日索賠首次真正付諸實施,此時距離日本投降,已經過去了一年又八個月。之所以遲遲不能啟動對日索賠,蘇聯和英國是罪魁禍首——蘇軍從中國東北搶走日軍遺留下的價值高達8.5億美元的機械設備和其他物資,美、英認為這些東西應該算入日本的賠償物資,蘇聯不願吐出這些物資,遂堅持其屬於“戰利品”;英國則在賠償份額的分配上做文章,竟只同意中國獲取14%的比例,它自己要求獲得的比例卻高達25%——這些不合理的要求,使得盟國遲遲無法就對日索賠問題達成一致決議。1947年的先期拆遷賠償,是美國政府拋開蘇聯、英國而採取的單方面行動。

  但這次單方面行動沒有能夠持續太長時間。隨著美蘇衝突的加劇,以及中國內戰局勢的逆轉,美國決定選擇日本作為自己新的亞洲戰略夥伴。而首要之務,就是保證日本能夠有足夠的力量實現經濟復興,先期拆遷賠償方案已經不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從1948年開始,中國、菲律賓等國在拆遷賠償問題上開始不斷受到美國的刁難,到1949年5月,美國終於向盟總下達了停止執行先期拆遷計劃的指令。中國政府從日本拆遷裝運回國的物資設備,其價值僅相當於2200多萬美元,這其實就是1949年以前中國向日本索賠的物資總價值。菲律賓的情況也類似,如前所述,僅拆得1100萬美元的工廠設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