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如何評價馬英九的大陸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3-03-10 00:19:07  


 
  其次,馬“三不”政策是否是國民黨出於“維持現狀”的考慮,或是為了選舉的勝利需要。這樣判斷,也未必完全準確。2012年初那場“總統”選舉馬英九勝出連任,國民黨得以保住政權,重要的因素並不是兩岸“維持現狀”,而是在反對“台獨”分裂的“九二共識”基礎之上,大大改變了兩岸現狀,包括本文前面講到的,中斷十多年的兩會協商恢復了,期待30年的兩岸直航實現了,隔絕60年的大陸居民終於可以赴台旅遊自由行了等等。這種現狀的改變,這種大陸政策的調整,符合主流民意,所謂“得民意者,得天下也”。再往深裡分析,如今兩岸現狀的改變,變得更加和諧,變得更多的“紅利”惠及台灣。其中,對馬英九及國民黨當局來講,現狀不重要,民生最重要。民生靠經濟發展,經濟低迷不振,民生何來改善、提升,說到底,今日台灣的經濟能離開大陸嗎。而且也要看到,2012年馬英九勝選連任,反對“台獨”分裂的“九二共識”,並非是唯一的因素,任何一場選舉的勝利,都離不開民意取向、選戰策略、選戰文宣、候選人素質、突發事件應對等綜合因素。2016年台灣大選,“九二共識”的因素佔據多少分量,也很難講。

  第三,馬“三不”政策讓人感覺是迎合了美國對華戰略:“和而不統,以台制華”。有人說的更難聽,是台灣看美國的臉,向美國購買武器,也未必能買到真正的“保險”。依筆者觀察,兩岸“不統、不獨”的現狀,是美國對兩岸“劃峽分治”、牽制中國的長期策略。兩岸如果統一了,美國丟了手中一枚棋子和籌碼;如果台灣要“獨立”,美國也擔心被“拖下水”上不了岸,中美兩個大國難免“攤牌”,美國不知如何承受。不要忘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冷戰時期,美國人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為了“聯華制蘇”,拋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看現在或未來,美國能保台灣萬年嗎?馬英九及國民黨當局真正要想解決兩岸錯綜複雜的歷史問題及十分棘手的現實問題,內因是主要的,人為的“三不”政策需要調整。中國有句老話,“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三不”政策已經是深化兩岸和平發展及解決“深水區”問題的重要障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