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嘉誠為何“脫港入歐”?

http://www.CRNTT.com   2013-08-15 11:42:43  


過去兩個月里和黃的一系列動作都說明拋售百佳幾近勢在必行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訊/“過去幾年,李氏王朝在歐洲瘋狂地收購大型企業,而最近卻在香港傳出消息要拋售百佳,港人難免心頭一震:“脫港入歐”,李嘉誠要拋棄的究竟是什麼?”21世紀商業評論今日登載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永傑的評論文章“李嘉誠‘脫港入歐’:因為他玩不轉未來的政治”,全文內容如下:

  核心提示:李嘉誠父子的商業帝國在香港覆蓋了幾乎所有與生活相關的行業,這種幾乎主宰經濟命脈的影響力被稱為“李氏力場”。過去幾年,李氏王朝,在歐洲瘋狂地收購大型企業,但最近卻在香港傳出消息要拋售百佳,港人難免心頭一震:“脫港入歐”,李嘉誠要拋棄的究竟是什麼?

  李嘉誠是個精明的商人,得以香港最動蕩的年代起家,靠的本領便是準確判斷形勢,然後低買高賣。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李嘉誠認定是時機趁低吸納,然後乘勢崛起。2008年後,歐洲經濟幾乎跌入穀底,李嘉誠就去抄底收購。從技術看,他在香港賣百佳,為的是套現資金投入到歐洲的收購戰中,這當然是個商業決定。但企業、物業遍布全球的他,為何單在香港套現?這正是最耐人尋味之處。

  在內地,有些媒體認為,李嘉誠出售百佳反映香港“營商環境變差”、“社會多爭拗”,例如碼頭工人罷工,香港市民捐款支持,令他意興闌珊。在香港,評論則多集中於探討李氏王朝與現屆政府的不咬弦,“被逼走”一說不脛而走。李嘉誠父子為此一再澄清,聲稱商業決定與政治無關,強調並無撤資意願。最近幾天,和黃大班霍建寧更說,放出消息只為測試市場作價,百佳“可賣可不賣”。

  如果動輒就用“內耗”或“多爭拗”來解釋勞資糾紛,按此邏輯,被指責的難道是拒絕出賣尊嚴的勞工?有必要說明的是,香港在回歸後廢止了集體談判制度,勞工在勞資糾紛中處於絕對劣勢。如果李嘉誠為了避開“爭拗”而撤資香港,卻一頭撞入國際工運大本營的歐洲,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儘管和黃集團擺出一款百佳未必要真的出售的架勢,但過去兩個月裡李氏王朝的一系列動作都說明拋售百佳幾近勢在必行。六月下旬,百佳在香港注册的一家以“PARKnSHOP”命名的新公司已負責百佳超市的業務運作,尤其是進行員工雇傭關係的轉移。此外,百佳母公司的屈臣氏集團就百佳超市零售業務進行策略性評估。眾所周知,這類評估費資不菲,若非為出售之故,完全沒有必要。

  因此,前述猜測,要麼就是完全脫離了香港的現實,要麼就是未能準確挖出李嘉誠“脫港入歐”策略背後的深層次含義。李嘉誠是香港華資商人的代表,在內地與香港的政商界均有深厚人脈。但即使如此,他的集團仍要在回歸十六年後定下“脫港入歐”的發展策略,這似乎顯示,他判斷自己處於壟斷地位的商業王國,在未來的政經版圖中將不能再占據主要位置,如果遲早要離場,不如早點趁價位高拋棄資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