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逸儒:再談台灣的抗爭事件

http://www.CRNTT.com   2014-03-28 09:08:06  


蔡逸儒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訊/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蔡逸儒今天撰文《再談台灣的抗爭事件》判斷,北京一定曾經透過管道私下提醒、警告過民進黨,不要一意孤行到底,如果協議最後仍因民進黨的杯葛而遭到否決,北京大概可以有幾個選擇,一是冤有頭債有主,今後可以好好和民進黨不斷“溝通”,大家走著瞧;二是繼續鍥而不舍的爭取台灣民心,不斷的拿自己的熱臉來貼台灣的冷屁股;三是從今而後就把台灣當成任何一個中性的第三者來對待,既不刻意惡整台灣,但也不再有任何特殊優惠的政治考慮,在商言商,一切照規矩來。詳論如下:

  日來台灣發生學生占領立法院,攻佔行政院,不但要求馬英九總統道歉,行政院長江宜樺下台,重審退回兩岸服貿協議,還不斷擴大要求,主張全面建立事涉兩岸事務的審查機制,甚至還給政府下達最後通牒,並威脅說如果不從,就要展開全島、全面長期抗爭,進行罷課等等。
 
  目前馬英九雖然釋出善意,但學生並不領情,參與罷課的系所有增加的情形,媒體連篇累牘的批評政府,已經發生寒蟬效應,若說台灣政局動蕩可期並不為過,難免有些人聯想到菲律賓、泰國及緬甸的情形,讓人憂心忡忡。
 
  於此,我們必須首先指出,學生的訴求表面上是反黑箱作業,但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台灣年輕一代心中的仿徨與不安。在全球化的情況下,所有國家年輕一代的失業率都有偏高的情形,歐洲部分國家甚至有高達近50%的年輕人失業,台灣現在學歷貶值,滿街都是大學畢業生,但彼等能力並未等比增加,而且我們總不能跟年輕人說,台灣青年人失業率比其他國家地區相對為好,大家應該稍安勿噪、說這種話簡直就是找挨罵,火種其實已經存在。對此,我們是抱著同情、理解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