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適應經濟增速換擋新常態

http://www.CRNTT.com   2014-06-04 09:09:22  


新常態就是中國經濟經過長期高速增長,在面臨資源、環境以及勞動力等約束下增速換擋進入中速或中高速發展階段。
  中評社北京6月4日訊/近期決策層多次重申,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協同配合,適時適度預調微調。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也讓市場對宏觀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全面轉向放鬆充滿了期待。經濟“微刺激”會否變為“強刺激”?預調微調與以往經濟刺激措施有何異同?經濟增速換擋期怎樣適應“新常態”?

  中國證券報發表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文章表示,新常態就是中國經濟經過長期高速增長,在面臨資源、環境以及勞動力等約束下,增速換擋進入中速或中高速發展階段。如果不顧這一現實,仍然一味追求過去的高速增長,政策上必然需要採取強力刺激措施,而實際結果是高速增長沒有實現,反而是積累了更多的問題和風險,泡沫更加嚴重,並可能延誤經濟轉型升級的好時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

  後發國家存在增速換擋現象

  文章稱,就像世上沒有永動機一樣,經濟增速也不可能持續高速增長。根據物理學的原理,假如要維持勻速,質量越大的物體,就需要越多的動能。對於宏觀經濟也是這個道理。當一國經濟經過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後,如果仍要人為地維持增長速度不變,就需要更多要素的投入。例如,2000年中國GDP總量為9.92萬億元,在此基礎上增長10%,新增部分僅為0.992萬億元。到了2013年中國GDP總量已經達到56.88萬億元,如果希望2014年能實現10%增長,新增部分就是5.688萬億元,其中難度顯然比十年前大得多。

  其實,很多後發國家存在顯著的經濟增速換擋現象。日本在戰後迎來高速增長階段,第一次減速換擋大約在1973年前後,第二次換擋在1991年前後。在1950-1972年期間,日本GDP年均增速為9.7%,到了1973-1990年期間回落到年均4.26%,相比此前速度減少了一半還要多,1991-2012年期間更是進一步回落到年均僅0.86%。韓國經濟增速換擋發生在1997年前後,在1961-1996年期間,韓國GDP年均增速為8.02%,1997年之後顯著回落,1997-2012年期間年均增長4.07%,相比此前高速階段回落了近一半。中國台灣地區也有類似情況,經濟增速從高速換擋到中速大約在1995年前後,1952-1994年台灣地區GDP年均增長8.62%,1995-2013年年均增長4.15%,增速回落一半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