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甲午戰爭 日本贏在實現民權

http://www.CRNTT.com   2014-07-27 10:45:39  


 
​中日歷史分水嶺​

  以甲午戰爭為分水嶺,古代史中國強日本弱,近代史日本強中國弱。現在恰恰處在兩強並立的時代,相互適應是很難的。​

  16世紀以前,是區域自治。我們有一個東亞地區國際秩序——朝貢體制。每個學者對這個定義不同。總體上講,是以大陸王朝為中心,周邊國家來朝貢。​

  近代工業文明出現之後,出現了近代國際秩序——條約體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都是受條約規定的。中國和日本都受到工業文明的衝擊,在西方壓力之下,我們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當時中日都是在西方壓力下,同樣的條件下被迫進行現代化。然而後來的發展卻不同。​

  到了19世紀最後十年,就是我們講的甲午戰爭。這個仗打了9個月,對中國來講,打得非常悲慘,日本贏得非常輕鬆。據載,整個甲午戰爭日本死了1.1萬多人,戰場上死了1000多人,剩下的1萬人是病死的,什麼病?腳氣病。日本明治年間,有兩大國民病,一個是腳氣病,一個是結核病。因為日本的空氣比較潮濕。​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兩國簽訂《馬關條約》,中國損失太大。賠款2.3億兩白銀,整個台灣列島也被割讓給了日本。更重要的是,從此,朝貢體系崩潰、傳統東亞地區國際秩序不複存在,引發瓜分中國狂潮。西方人進入中國之後,儘管簽訂了《南京條約》、《北京條約》,但那時候他們還沒有能力控制這個地區。​

​勝敗關鍵在近代國家形成與否​

  為什麼甲午戰爭中國敗得那麼慘?甲午戰爭爆發前,輿論比現在還樂觀。那時候,日本的人口也是中國的十分之一,GDP差得更多。這就是我今天特別想談的近代國家。​

  當時,日本已經形成近代國家,它可以動員整個國家人力物力去從事一場戰爭。而中國還是傳統國家,李敖在《北京法源寺》這部小說裡面就講到:南洋水師派船參加北洋水師的軍演,很不幸的是碰上了中日甲午戰爭,一條船被擊沉了,一條擱淺了,一條被日本拿走了。結束後,南洋水師派人到日本要船,就說,仗是你們和北洋水師打的,跟我們沒有關係,把船還給我們。日本人不理解說,你們不是一夥的嘛,結果南洋水師的人說:“我們堅決不是一夥的,他是他,我是我。”​

  我們知道《馬關條約》裡面簽訂了開放長江沿岸的數個口岸,其中一個叫沙市,日本人就去那裡開領事館,當地人竟然不知道中日之間還打過仗,這時候仗已經打完了。​

  還有一個例子,當時有一個日本的師團,一個師團滿員是3萬人,這個師團無論從山東半島登陸,還是從遼東半島登陸,叮叮咣咣一個星期,說著誰也聽不懂的話,竟然沒有一個人來問,這個軍隊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要幹什麼?這就是當時中國人的狀態,沒有國家意識,甚至在東北地區還有人領著日本人打清軍,原因是覺得那幫清軍太壞。​

  這些都說明了當時中日之間的差異,就是近代國家成立與否。​

  直到今天,我們國民國家的課題是否已經完成?我個人覺得,到現在還沒有完成。65%的官員幹成裸官,70%的富人忙著移民的時候,如何說已經形成國家認同感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