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朱立倫訪陸勢在必行時間點卻舉棋不定

http://www.CRNTT.com   2015-03-12 10:05:32  


 
  從朱立倫本人多次說過“完成新北市長任期”的話來看,他是不想參加“總統”大選的。這除了是大環境對國民黨不利,勝算機會不高,參選將會折損自己的“羽毛”,即使是獲得黨內以“受馬政府施政無能拖累”的理由予以諒解,無須他為此而引咎辭去黨主席,也還有一個二零二零年“總統”大選是否能以“敗將”之身再次獲得國民黨提名參選的這一重要原因之外,還存在著一個他究竟是辭職還是帶職參選的問題?倘帶職參選,可能會被其對手抓住把柄,嘲笑他根本上是“打定輸數”,還是準備返回新北市當其市長,這就將更增加其參選“總統”的難度。但倘是辭職參選,由於他的新北市長任期尚未過半,按規定必須進行補選。而即使是在“九合一”選舉中他自己參選,也僅是勝遊錫堃二萬多票而驚險當選連任,而倘是改由他人參加新北市長補選,就必定是難以取勝,這就將使得國民黨在台灣地區的六個直轄市中,連最後的“一都”也給丟失掉。

  如果朱立倫確定是不參加“總統”大選,就可避免上述的種種困擾,隨時都可以訪問大陸。但他自己不願參選是一回事,而國民黨的多數民意要他參選,又是另一回事。分分鐘會重現一九九七年,馬英九說過一百次不選台北市長,但在吳伯雄的幕後發功運作下,由國民黨籍“國代”張玲出面,發動廣大國民黨員聯署,促使馬英九“被迫”參選的一幕,在大多數國民黨員的強烈呼籲下,也是“被迫”決定參加“總統”大選。。

  在上述這些問題未有得到廓清之前,朱立倫的登陸時間點還真的不好確定下來。因而還需冷靜耐心處理。這並非是“想做就去做”的事情,還需從各個角度去反復交叉衡量,尋求一個將會發揮最大效果的時間,來實現朱立倫的登陸之旅,並實現“習朱會”,使之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頁。(富權發自台北 來源:新華澳報3月12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