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一帶一路助推中華經濟圈全面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5-03-15 08:31:14  


 
 
  海上絲綢之路,不僅是東西方海洋貿易的主要通道,也是人民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確立新開放觀,不斷加強文化傳播與交流。在推進“一帶一路”進程中以“僑牌”和“文化牌”為抓手,利用嶺南文化在東盟各國深厚淵源這一優勢,進一步發揮華僑華人與人文軟實力優勢。兩岸四地特別是大陸沿海省區應不斷加大支持各類民間團體開展各種民間交往的力度,促進兩岸四地文化交流,鼓勵創作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書畫、詩歌、散文、小說、戲曲、舞蹈、音樂等作品,積極策劃組織大型舞台作品和影視作品、專題片,加強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及旅遊線路宣傳推廣活動,擴大“一帶一路”文化海外行活動的影響。 

  “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優勢集中在經濟領域,包括投資建廠和道路、橋樑、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電網、通訊網、油氣管網等互聯互通項目。“一帶一路”倡議不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因為,“一帶一路”主要是在經濟落後地區推進經濟發展,涉及的國家多,整體實施難度大於馬歇爾計劃。利用“一帶一路”建設帶動沿線國的經濟發展,而其中所蘊含的經濟風險乃至政治風險都遠遠超過了“馬歇爾計劃”。 

  儘管“一帶一路”建設以經濟合作為重心,致力於互聯互通、投資金融與人文交流,並不涉及政治安全合作。但“一帶一路”對外投資需要規避政治風險,必須考慮和評估在實施進程中所面臨的政治風險。特別要充分考慮到東南亞各國政治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對東南亞某些國家政局穩定性事先進行充分評估,加強對相關國家政治、社會、宗教、國情的長期跟蹤研究,並定期發佈“一帶一路投資安全指數”。認真做好政治風險評估,充分研判其國內不同利益衝突可能引發的政局動盪以及當地不同民族與宗教潛在的衝突與內亂,避免中資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同時,應對擬“走出去”的中資企業進行法律教育,使其熟悉和知曉當地法律制度,認真研究當地法治、監管力度、企業經營活動等領域的法律規章。認真做好中資企業對東道國投資生態環境的評估,避免投資風險。還要充分估計到東道國官員腐敗行為影響中資企業無法按照國際慣例市場規則進行公平交易等問題,防範潛在的政治風險。 

  三、“一帶一路”進一步密切中華經濟圈安全協作 

  “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金融問題,也涉及地區的安全格局重構問題,對於整個中華經濟圈的擴展和“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延伸發揮重大示範作用,也使台灣和港澳地區的經濟重新找到自己的新方向和突破口。 

  “一帶一路”進一步密切中華經濟圈安全協作,兩岸四地在“一帶一路”推進進程中,進一步加強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借助於“一帶一路”,中國可進一步同東南亞各國在雙邊和地區組織框架內加強互信、深化合作,合力打擊“三股勢力”、確保“一帶一路”建設的安全。兩岸四地可加強與東南亞國家嚴厲打擊販毒、跨國有組織犯罪,為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環境。在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進程中,還應完善中國—東盟防長會議機制,深化防災救災、網路安全、打擊跨國犯罪、聯合執法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宣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共同維護本地區安全與穩定, 

  從客觀效果上看,“一帶一路”對於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營造和平相處的國際環境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