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亞投行改寫國際體系變革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5-04-03 10:48:20  


  中評社北京4月3日訊/幾乎所有的評論家都認為亞投行是國際關係的里程碑,在世界政治中有分水嶺性質的作用。不僅如此,在我看來,亞投行還有更為深遠的世界政治意義,那就是改寫了國際體系的變革方式。

  近代以來國際體系的形成和變革,基本上都擺脫不了“修昔底德陷阱”:霸權國與挑戰者強強為敵而導致戰爭,戰爭或競爭失敗而導致秩序塌方後重組。從確定近代國際體系起點的威斯特法利亞體系,到拿破侖戰爭之後維持歐洲國家間均勢的維也納體系,再到二戰後大國主導的聯合國體系,甚至冷戰後的美國單級霸權體系,莫不是對先前秩序的毀滅性破壞後的重組,是典型的制度突變,重組後的國際體系莫不是西方中心主義的國際制度。

  亞投行改寫了國際體系變革的方式。第一,化蛹為蝶式的蛻變。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是在維持並尊重既定國際秩序的前提下、在既定的國際秩序內脫胎而來的新力量。如前,300年來的國際體系流行的是“強權即公理”的叢林規則。中國的崛起以及其發揮作用的方式完全不同於西方人所熟悉的通例,雖是美國壓力下不得已的產物,也是一種水到渠成的結果,因此亞投行也可以看成是“和平崛起”戰略所結出的喜人果實。

  第二,第一次由亞洲人主導的國際體系變革。近代以來,日本努力參與甚至主導國際秩序,發動戰爭終以失敗收場。亞洲開發銀行不算日本主導,背後還有美國。亞洲人從未在國際體系建設中發揮過主導性作用。如今情況變了,國際關係理論應得到修正。流行的國際關係理論幾乎都是根據西方國際關係史的量身定做,是一套西方中心主義的話語體系。這次,“七國集團”的小兄弟們紛紛擠進亞投行創始國之列,這種改寫歷史的行為也必將改寫國際關係理論。

  第三,超越意識形態。從維也納體系之後,西方優勢形成了文化上對其他地區的偏見和歧視,而冷戰則是典型的意識形態戰爭,將過去100多年積習而成的文化偏見制度化。為此,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甚至包括亞洲開放銀行,其援助均帶有意識形態條款,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政體因此被改變,但並沒有變得更好。與意識形態規則不同,亞投行按發展的需要原則進行投資,按照“命運共同體”的觀念去援建。對此,中國人視其是對既定國際制度的補充,而美國人認為是對其觀念化規則的威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