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智庫雜誌: 如何對待兩岸關係中情、理、法

http://www.CRNTT.com   2015-07-12 00:29:31  


政治互信是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的關鍵因素
  中評社香港7月12日電/浙江大學台灣研究所博士後李文藝,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6月號發表專文《略論海峽兩岸關係中的“情理法”問題》,作者認為:“兩岸間的政治互信是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的關鍵因素。兩岸互信不足的重要原因是雙方在認識和協調兩岸關係‘情、理、法’的問題上還未形成高度一致,因而陷入雙方話語體系的錯位。”本文概括論證了目前兩岸關係中情、理、法要素的重要性以及正確處理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現實路徑,從而為辨清兩岸關係的癥結,進一步夯實兩岸的互信基礎提出參考意見。文章內容如下:

  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是“一國兩制”。兩岸談判中就台灣的政治定位問題採取合情合理安排是“一國兩制”政策的重要內涵。早在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就已經明確提出,在解決台灣問題時,“尊重台灣的現狀和台灣各界人士的意見,採取合情合理的方法,不使台灣人民蒙受損失”。同日,鄧小平在會晤美國訪客時也指出:“台灣的社會制度可以根據台灣的意志來決定”,“我們不會用強制的辦法來改變這個社會”。不久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時再次重申:“我們已經多次表示,願意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就兩岸政治問題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事實上,2008年台灣的中國國民黨重新上台後,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兩岸兩會恢復了事務性商談,兩岸經貿與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雖然兩岸關係的改善為台灣的發展創造了機遇,並且有利於亞太局勢的穩定,然而,在兩岸關係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兩岸之間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凸顯出來,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兩岸關係步入“深水區”。這主要表現在,兩岸間的政治互信不足,對於“一個中國”原則的分歧仍然存在,兩岸政治定位的歧見制約了兩岸關係的深入推進。二是台灣一部分人挾美自重,當局堅持向美國購買武器,“經濟靠大陸,安全靠美國”的心態突出,美日等國也抓住台灣問題不放鬆,使其成為介入亞太事務的重要籌碼。三是島內在兩岸關係的前途問題上意見不一致,還有少數否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或是拖延兩岸一體化進程的政治勢力,“台獨”政治主張的社會基礎在短時期內尚難消除。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大勢所趨、利國利民的好事,而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如何為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創造更有利環境,進而推動兩岸和平統一進程?事物的情理法要素應該趨向一致,“不能捨情理而別為法也”,兩岸政治關係在協商構建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合情合理性。因而,筆者認為有必要從情理法關係的角度觀察兩岸關係中的結構性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