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台灣政局重磅專訪:謝長廷答中評

http://www.CRNTT.com   2016-01-22 00:28:49  


謝長廷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彭媁琳攝)
 
  問:外傳您是適合的海基會董事長人選?

  答:我當過“行政院長”,但這不是職位高低問題,這個還是要看新“總統”的意志與態度。兩岸還有國際問題,如果是希望溝通和平,誰來做都很好做,如果是沒有真正、應付應付一下而已,誰來做就很難做。

  我一直很一貫,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就很堅持兩岸一定要做好,執政卻不處理,會變成永遠的包袱。

  問:過去提出“憲法”共識,很多學者也建議,認為憲政體制是一中憲法,現在蔡英文強調在憲政體制下處理兩岸關係,這會是解套的方式?

  答:這也是一個善意。我們“憲法”在歷史上是一個中國的框架,“憲法”上是這樣,但是到現在條文還是沒改,“憲法”也是用凍解的方式,現在“修憲”也有困難。像是周子瑜事件就是一個中國的框架,掛“中華民國”國旗就變成“台獨”,國旗也不能用,那是逼很多人去制定一部新“憲法”,這樣各種不確定性就會非常大。我在香港論壇時有說過變動最少最好,如果講“中華民國憲法”卻被歸為“台獨”,也被打壓、封殺,也要道歉,那對台灣人感情傷害太大,是逼台灣沒有選擇。但是我後來聽國台辦他們說,不是他們政策,怎麼可能要傷害台灣人民,又要兩岸關係拉近,這怎麼可能。

  問:“憲法”是一中架構,捍衛“中華民國”,不論是國民黨的一中各表或是蔡英文曾提出的各表一中,是相對現在較好的保障?

  答:國民黨打著“憲法”,卻說是代表中國,那很荒唐。我對“憲法”各表定義是,兩岸現在是兩部“憲法”,兩部“憲法”管轄台灣和大陸,現在就是各管一邊,各不隸屬,沒有說哪一邊是地方政府,這樣就跟國民黨很不一樣,我當時對這個理論下很多功夫,比很多人的理論都更深。

  問:你提出“憲法”各表和蔡英文所說的憲政體制下處理兩岸關係,有什麼不同?

  答:因為華山我當時主持華山論壇辯論時,有人說要用憲政,我當時擔任主席,這是一體兩面,一個靜態、一個動態,但是要兩個和起來才能完整。我當會議主席,不想會議結論不了了之,我就接受這個說法。蔡英文去美國演講,美國智庫也問她“中華民國”憲政體制是什麼意思,蔡英文說的就是“憲法”條文、大法官解釋、台灣實踐,這和“憲法”內涵也是一樣,只是後來又改了,就會引起信賴問題,認為是有藏玄機,但是內涵是一樣。當天華山會議有90幾人次發言,大家都講很多怕不了了之,這個很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