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餘永定:貨幣政策應為擴張性財政政策提供支持

http://www.CRNTT.com   2016-03-24 08:07:45  


 
  我們需要一整套比較完整的適合國情的經濟政策

  問:如何擺脫通縮壓力?還是採取老辦法,加大投資刺激力度嗎?2008年,政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出台了“4萬億”的刺激政策,到現在還難以消化。中國還能承受再一輪的大規模刺激政策嗎?

  餘永定:為了防止經濟硬著陸,我們需要一整套比較完整的適合國情的經濟政策。其核心是在不惡化經濟結構的前提下,刺激有效需求,使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能夠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為確保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均收入翻番宏偉目標,這也是“十三五”規劃一個核心的指標,“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速度一定要略高於6.5%。因此,我們應採取各種政策,防止經濟出現進一步下滑。為了保證經濟增速不進一步下跌,應該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充分靈活的匯率政策。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指政府增加財政支出,擴大財政赤字。對於中國來說應該是政府主導投資於基礎設施,改善公共產品的供給。相比其他國家,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的餘地依然相當大,包括城市的管網建設、北京地鐵改造、長江生態環境改善、現代化的衛生系統建立和完善等等。所以說,現在不是沒有能夠利於改善經濟結構的投資,再搞比較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的餘地是存在的。

  問:大規模刺激政策會不會帶來以前曾經出現過的問題,會不會走老路?

  餘永定:為了吸取2008-2009年的經驗教訓,必須仔細規劃、從長計議,把刺激計劃設計得更為周詳,盡量避免重複建設和浪費資源,使刺激計劃完全可以和“十三五”規劃有機結合。

  需要強調一點,刺激計劃的融資方式應該與“4萬億”顯著不同。具體地說,應該以財政融資為主,而不是主要依靠銀行信貸。

  這次應該靠財政支出,政府出錢。公共基礎設施的投資應該是政府帶頭投資,政府花錢,這裡有一個擠入效應,而不是擠出效應。政府承擔主要風險,政府讓利,民間跟進。財政的錢從哪來?很簡單,發國債。

  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中,中國陷入通縮。政府當時通過發行國債方式解困,當時不少人擔心財政赤字。但事實上,經濟增長速度上去之後,中國的財政赤字反倒減少了。日本當年十分害怕公共債務增長。當公共債務占GDP比為91%的時候,日本政府就開始搞財政重建,使公共債務占GDP降下來,結果很快出現經濟衰退。現在日本的公共債務占GDP比已經達到230%以上。日本官僚當年害怕的公共財政危機依然並未發生。根據國際經驗,考慮到中國目前公共債務對GDP之比還不算太高,如果可以使中國經濟增速維持在6.5%的水平上,把財政赤字提高到4%應該是安全的。

  增發國債一個非常大的好處是推動國債市場的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公報明確,要建立一個無風險的收益率曲線。如果龐大的涉及面非常廣的國債市場這條曲線建立不起來,一旦所有的金融產品不能正確定價,會出現大量的投機和套利等等混亂現象。因此,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既刺激了有效需求,又發展了我國金融市場,何樂而不為?

  政府應該通過發放國債為刺激措施融資,國債的發放對象應該是中國居民和中國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則應進一步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為擴張性財政政策提供支持。例如,貨幣政策應該有助於國債的發放、有助於降低國債發行成本。理論上,克服債務—通縮惡性循環,不但要刺激有效需求,而且要實施債務重組。中國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在未來一兩年中,中國恐怕也難免再次開展大規模的債務重組。

  此外,為了確保央行能夠執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必須有充分的靈活性。同時,鑒於中國金融體系中的一些脆弱性,必須繼續堅持資本管制。

  總之,2016年,面對通縮壓力和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的嚴峻挑戰,中國在推進結構改革、增長方式轉變的時候,應該結合“十三五”規劃的落實,執行以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和公共產品提供為主要內容的擴張性財政,中國的貨幣政策應該為擴張性財政政策提供支持。同時,中國應該加快匯率制度改革,通過市場供求,並輔之以資本管制,實現匯率穩定和雙向波動。中國還有很大的政策空間,只要政策對頭,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穩定較高速度的增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