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論:海基會董事長人選很重要嗎?

http://www.CRNTT.com   2016-06-25 00:20:01  


 
  可見,大陸對台政策和底線是一貫的、明確的。大陸對誰出任海基會董事長並不在意,看重的是蔡當局是否承認並堅持“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是否認同兩岸一個中國原則。唯有如此,兩岸兩會才能實現真正地交往與協商,至於誰出任董事長人選,那只是個代表而矣!2008年至2016年5月19日,兩岸兩會在“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協商簽訂了23項合作協議,促進了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海基會董事長人選也先後由江丙坤、林中森出任,兩岸兩會並沒有因為其人事變動而影響交往協商。

  蔡當局海基會董事長人選之所以難產,關鍵是兩岸失去政治基礎與互信,兩岸兩會交往停滯,海基會董事長職位也由原來的香餑餑,變成現在的“雞肋”,誰來擔任此職務都是於事無補,自然也就選人難了。

  另一方面,蔡英文當局在不斷地觀察大陸對其作為的反應,或適當做出讓步,寄以海基會董事長人選公布破解兩岸“冷和平”僵局。蔡當局上任一個月,可謂動作頻頻,“文化台獨”大行其道,遭到兩岸人民的共同譴責。為此,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嚴厲指出,這是“台獨”分裂勢力試圖在文化教育領域推進的“去中國化”分裂活動,“用‘台獨’史觀來毒害台灣青年一代,割斷兩岸同胞的血脈連結”。蔡當局上任伊始,不問蒼生、問意識形態的做法,也讓島內民眾極為反感,特別是涉及豬農、漁民利益問題上,蔡當局不但不保護,甚至以損害其利益來討好洋人,民眾反對聲一片。因蔡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台對大陸出口額創下新低,大陸民眾赴台游熱情下降,由此,給島內產業帶來了大的衝擊,直接影響到島內民生問題。蔡當局上任一個月時間,島內搞的烏煙瘴氣,不滿意度猛增。近來,民進黨內有30多人提出以“維持現狀”替代“台獨”黨綱,將於7月17日全代會中進行討論。看來民進黨內人士都看不下去了,這或許是蔡英文當局修改“台獨”黨綱順坡下驢的好機會。

  蔡當局提出的所謂“新南向”政策,連其內部人員都搞不懂何為“新南向”,李登輝、陳水扁南向政策失敗了,讓台商苦不堪言。蔡英文又來個“新南向”,難道還嫌害的台商們不夠嗎?如此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台商不會再為蔡當局不切實際的政策埋單了。這些都是蔡當局一手製造的困局,它束縛了台灣發展的手腳。面對這此困局和民眾的不滿,蔡當局想在海基會董事長人選上做點文章,以此打開兩岸交流合作的新局面,這或許是蔡當局兩岸最後一張牌了。所以,蔡當局“慎重”地對待海基會董事長人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