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鄭劍:“轉型正義”實質是“新台獨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16-11-23 00:08:50  


 
  從蔡英文當局推動“轉型正義”的可能後果看,假如其得逞的話,台灣社會將與國民黨及其所代表的“一個中國”等核心價值徹底告別。國民黨是島內堅持“九二共識”的第一大黨,國民黨黨產“合法性”某種程度上建立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的“中華民國憲法”基礎之上。國民黨兩蔣時代長達38年的“戒嚴體制”的“合法性”,則延自日本投降到新中國成立兩岸短暫的統一時期,續承兩岸政治對立。因此,孤立、打擊、消滅國民黨就是孤立、打擊、消滅島內真正認同“中華民國”和“一個中國”社會群體的最大政治代表。假如蔡英文和民進黨“轉型正義”的“司馬昭之心”如願以償,國民黨、“中華民國”及其相關要素以往的一切,將走入台灣地區歷史的負面記憶。傳統中國國民黨將一蹶不振,或者邊緣化,或者分裂化,或者泡沫化,“台灣國民黨”水落石出;中國國民黨前輩流血犧牲建立的百年“中華民國”轉型為權宜的“中華民國是台灣”,跨越海峽兩岸的“中華民國”概念煙消雲散;新的政黨可能應運而生,或者接受國民黨政治遺產,或者不滿民進黨的“一黨獨大”,或者厭惡綠營作威作福,或者擔心兩岸關係發生突變,或者兼而有之,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其多數不會直接主張“兩岸同屬一中”,更不會主張統一;台灣社會意識形態全面綠化,“中華民國”體制成為眾矢之的,認同“中華民國”的群體,即便不一定主張兩岸統一,也會被社會主流所排斥,列入邊緣、極端、另類光譜,甚至被置於“非法化”境地。

  二戰以後,西方國家對社會主義陣營實施“和平演變”,一般打著“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旗號,先否定特定國家共產黨歷史人物的節操,進而否定該黨的歷史;否定了該黨歷史,便否定了其政治主張,其政治體制隨之被否定。而且,這個否定的過程,也是對全社會“洗腦”的過程。與此同時,實現“破”中“立”,張揚自西方政治主張,以新的社會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取而代之。民進黨現在走的也是這條路。蔡英文和民進黨在“大破”同時必悄然推動“大立”。在李登輝、陳水扁20多年“去中國化”和“台獨”社會教育洗腦的基礎上,在“轉型正義”所營造新的社會氛圍之東風“撩撥”之下,制定一部脫國民黨和“中華民國”色彩的新的“憲法”、起新的“國號”、換新的“國旗”等等,將成為社會共識,至少罕會有主流人士敢為“正牌中華民國”張目。儘管礙於兩岸和國際現實,蔡英文和民進黨不一定敢將新“民意”直接付諸行動,但免不了會化整為零、變換手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相機推動相關舉措,最大限度以某種形式實現“台獨”。正如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所言,要“打造一個沒有意識形態綁架的'團結的民主'”。蔡的這個“團結的民主”無疑是指建立在民進黨意識形態下的“全民共識”基礎上的“團結的民主”,當然就沒有別的意識形態爭議了。屆時,李登輝將“笑到最後”,蔡英文將“功成名就”,民進黨將完成自身“革命使命”。

  在台灣民眾眼裡,國民黨、“中華民國”、“一個中國”是三位一體的理念,民進黨、反“中華民國”體制、“台獨”也是互相不可分割的整體。蔡英文當局的“轉型正義”,某種程度上也是採用“歷史虛無主義”手法,否定國民黨,否定“中華民國”,否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代之以台灣本土政黨、“中華民國是台灣”、“新台灣”,是不折不扣的“台獨轉基因工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