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中國國民黨的危機與轉機

http://www.CRNTT.com   2020-03-15 00:04:27  


 
  民進黨之所以要高舉“反中”的大旗,是由於其有“台獨黨綱”,沒有辦法跟中國大陸互動;如果拿掉“台獨”的神主牌,將造成其基本教義派與長年政治動員者的群起撻伐,掏空正當性而有瓦解的危機。因此,“去中國化”的民進黨愈來愈無力也不願理順兩岸關係,衹能進一步偏向美國、日本等國的印太戰略,造成台灣成為圍堵、對抗中國大陸的前沿,甚至如蔡英文所說的,“在任何時候都無法排除戰爭的可能性”,這對想要安居樂業的台灣民眾非常不利。

  國民黨絕對不能落入民進黨的思維邏輯以“國與國”的“兩國論”的外部關係,定位處理兩岸關係;因為“中華民國憲法”定位的兩岸關係,就是以“一個中國”為基礎的兩岸內部關係,不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零和對抗關係。所以,“九二共識”就是要處理兩岸這種內部關係,國民黨和共產黨、台灣和中國大陸即能以這種內部關係的共識,進行平等、尊嚴的交流與溝通,為兩岸人民謀求利益與解決問題。

  “九二共識”內容並不複雜,是1992年10月的香港會談中,海基會與海協會討論公證書查證、掛號函件查詢等協議時,針對“一個中國”的議題,各自提出了多項表述方案。其中,海基會提出的第八個方案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到了1992年11月,海協會回覆海基會時,告知“一個中國”議題的口頭表述要點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在事務性商談中,衹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接著,兩岸就繼續事務性議題的協商並簽署協議。

  因此,“九二共識”的成分包括謀求“國家統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方面強調“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也就是“一中各表”,大陸方面則表示“事務性商談中,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換言之,“九二共識”重點不在於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前夕,當時擔任陸委會主委的蘇起,為了讓兩岸各自保有模糊空間以持續和解,在2000年4月28日首次提出的這個名詞;重點在於其中具有“統一”與“一中”的成分,國民黨如果想調整甚至拋棄“九二共識”,但又要與大陸繼續溝通與互動,維持處理兩岸關係能力的優勢,這二種成分勢必無法避開。

  國民黨的所謂改革者要深思,如果學習民進黨“去中國化”的“抗中保台”,以“台灣國民黨”、“民主保台”、“一中兩國”與對岸進行了外部關係的主權議題衝撞,建立在台灣選舉政治中生存的正當性,則國民黨必將失去維護兩岸和平、建構溝通平台、創造台灣人民利益的最大優勢,那麼台灣人民為什麼不選擇有強烈本土“台獨”意識的民進黨,以確保“抗中保台”的純潔性與持續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