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仇長根:從“俄烏衝突”看台灣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22-04-08 00:08:29  


 
  進一步分析,看目前態勢俄已初步達到阻止美國和歐盟“北約擴張”的目的。而且,普京的“套路”從戰前先發表全國電視講話,認為“基輔政權”是政變產生的“非法政權”,後立即簽署“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獨立”的總統令。之後再“出兵”烏克蘭,指示俄軍為“兩個共和國”提供“維和”保障。現在“俄烏衝突”進入“邊打邊談”階段,戰爭何時結束有待觀察。

  但時至今日,我們看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戰前,曾邀請拜登訪烏,希望美國給烏“撐腰”,但拜登裝“耳聾”沒聽見。澤連斯基哭求美“出兵保烏”,但開戰至今拜登自始至終“無意出兵與俄作戰”。澤連斯基呼籲美在烏設立“禁飛區”,美也不回應。美國在“俄烏戰爭”問題上“光打雷,不下雨”,美、英、法、德及歐盟等國家也只是以“譴責、抗議、制裁、輸送武器、提供藥品”等回應。聯合國也無能為力,只能召開安理會或“緊急特別”會議,提供“舞台”讓成員國表達意見。烏克蘭面對“被棄”,澤連斯基一臉哭喪地宣佈“我們被西方完全拋棄了”,連詢問烏克蘭能否加入北約,歐洲27國領導人均不作回答。想必這種結果,台灣大多數人都會感同身受,民進黨當局也不例外。
  
  進一步分析,這場“俄烏衝突”,普京是經過縝密研判、精心選擇最佳時機動手的。背景是:美國正處於虛弱與陷入國內政治、經濟及新冠疫情的困境。美軍去年從阿富汗撤軍到今天大約半年時間,“爛尾”還未收好;美中博弈競爭、台海局勢動盪,分散了美國精力和資源;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正處歷史最好時期。看其過程,普京一直強調是“烏東兩地”人民“呼籲、請求”俄承認其獨立,在此基礎上普京強勢、強硬出兵入烏,表明俄羅斯要清除自己“臥榻”之側的敵對勢力隱患。策略上看,先承認“烏東兩地”獨立,並無宣佈“烏歸俄”,也暫時不需要,只要實際由俄控制即可,只要能阻止烏加入北約,是否“拿回”烏克蘭,邊走邊看。
  
  進一步分析,“俄烏衝突”爆發,國際輿論稱美國是始作俑者。“拱火”誘“俄烏”開戰拖垮俄,美可坐收漁利,找“代理人戰爭”打越久,對美國越有利。至少可以這樣去看,美國“盤算”自已又當了一次“世界警察”。雖然烏克蘭被俄羅斯壓著打,美國際形象受創,但歐盟、北約加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還是紛紛“選邊站”,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無形中有利於提升美國的“領導地位”。同時,“俄烏衝突”,美國可以通過大量“輸送武器、提供貸款”等大發戰爭財,還可以把歐盟拉下水、拖進戰火,對美國來說賺得多,賠得少。
  
  無奈,國際政治法則就是“叢林法則”,恃強淩弱,弱肉強食,烏克蘭不但進不了北約,而國家和人民卻遭遇戰火重創與痛苦。比較台灣與烏克蘭,無論怎麼比較,中、俄兩強,烏、台兩弱,實力懸殊;俄羅斯不准烏克蘭加入北約,大陸絕不允許“台獨”分裂祖國,決心一樣;美對烏說“不會派兵參戰”,西方國家更不敢冒險去跟核大國交戰。美對台的含糊說詞是“協防台灣”,但你台灣自己增強“自衛能力”,結局一樣。台灣是不是應該想一想,如果台海有事,烏克蘭結局會不會就是台灣的劇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