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對拜登政府東盟外交的分析研判

http://www.CRNTT.com   2022-08-13 00:09:36  


 
  二、拜登政府東盟外交成效有限

  一是削弱東盟“中心地位”引發不滿。拜登政府執政以來,在口頭上不斷肯定和支持東盟在“印太”地區的中心地位,至今在外交場合已有數十次類似表態。例如2021年6月28日,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局高級官員梅健華在出席東盟地區高級官員會議期間,強調拜登政府高度肯定東盟“中心地位”以及東盟在“印太”框架下的重要作用。2021年8月3日,在“東盟—美國外長會議”期間,布林肯重申了美國對東盟中心地位的肯定,並強調美國支持東盟在印太地區的發展,認為這是美國在該地區發展願景的一部分。而在美國政府2022年初釋出的《印太戰略報告》中,拜登政府也用極少篇幅象徵性提及“贊同東盟中心地位”。

  然而在實際行動中,拜登政府絲毫沒有表現出對東盟以及其“中心地位”的任何尊重。2021年,拜登政府在“印太”地區糾集美日印澳“四國機制”(QUAD)和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並強化了原有的“五眼聯盟”,還謀求借助“七國集團”(G7)和北約等平台將美國的域外盟友夥伴捲入“印太”,意圖將“印太”原有的區域政治生態和架構重塑為以美國為主導的格局。這些行為嚴重衝擊了地區現有秩序和多邊治理體系,也讓一直以來主推“10+n”等一系列多邊合作模式的東盟面臨被邊緣化、弱化的危險。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對此有著一針見血的評論。他指出,美國推行“印太戰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圖搞印太版的“北約”,維護的是以美國為主導的霸權體系,衝擊的是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合作架構,損害的是地區國家的整體和長遠利益。這股逆流與地區國家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共同願景背道而馳,注定是沒有前途的。④

  二是鼓動地緣政治對抗不得人心。拜登執政以來,奉行對華遏制政策,大搞排他性、針對第三方的偽多邊主義外交。不斷加強“QUAD”、主導構建“AUKUS”等充滿冷戰色彩的“小圈子”,並試圖將東盟捲入其中。

  東盟國家普遍重視與各國發展友好關係,不願在外部壓力下選邊站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態稱,東盟國家不希望所在的地區成為競爭和衝突不斷發生的地區,也不希望被逼無奈而選邊站。印尼外長蕾特諾亦表態稱,印尼不願被迫在中美之間站隊,對中美當前緊張關係表示高度關注。馬來西亞副外長卡馬魯丁·加法爾也表示,馬在外交上秉持中立立場,致力於發展與所有國家的友好關係,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亦聲明,誰也無法動搖和改變越中之間的團結合作。

  東盟成員國多數民眾也認為,東盟內部凝聚力的發展比“選邊站”更重要。新加坡的東南亞研究所(ISEAS)最新民調顯示,總計有96%的受訪民眾都認為不應在大國競爭中“選邊站”。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