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和平統一與心靈契合 統一的超越

http://www.CRNTT.com   2022-08-15 00:04:25  


 
  二、心靈契合的針對性

  1.針對制度之爭的心靈契合

  自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以後,制度之爭一直是兩岸關係的核心要素。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深入拓展,舉國綜合實力與制度自信的不斷加強,制度之爭更成為兩岸關係的主軸。

  對於制度之爭,“台獨之父”李登輝曾有“獨到見解”。1996年他在就職演講中認為,“海峽兩岸沒有民族與文化認同問題,有的衹是制度與生活方式之爭”。雖然李衹是點出“制度之爭”這一概念,並沒有論及孰優孰劣,但是拋出“制度之爭”,反映了當時台灣當局的自信。

  可曾幾何時,台灣不再談“制度之爭”,甯重建圍牆鐵幕。反倒是大陸國台辦主動提出“兩岸開始進入制度和人才之爭”,展現大陸對於這個過去被外界認為是最敏感問題的自信,願意與國民黨、民進黨一起比一比,看誰更愛台灣,看誰能讓老百姓有更多元的選擇,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2021年汪洋在海峽論壇上指出,“大陸有能力讓台灣同胞過上更好的日子”,在島內引發熱烈反響。因為它直接點明了兩岸制度之爭的真正實質,不是高大上的天馬行空,而是哪一種制度能夠實實在在讓百姓生活更幸福、更富裕、更有獲得感。制度之爭的內涵是“人心之爭”,大陸衹有贏得台灣同胞的人心,才能實現心靈契合。而民進黨當局的“去中國化”,就是想方設法欺騙民眾:若台灣被大陸統一,台灣人民的生活註定“更差更慘”。可現今的時代是數位化資訊爆炸的時代,一味鼓噪大陸民眾生活越來越差,島內百姓,尤其是年輕人會相信嗎?“過上更好的日子”,原本是民本思想的通俗化表達。而民本思想是數千年來深深根植於華人社會最深處的文化共識。衹要不斷抓住心繫民眾的文化共識,就能夠逐步跨越兩岸制度之爭的隔閡。

  談及“制度之爭”與心靈契合的關聯,此次全球抗擊疫情更具有說服力。至2022年5月23日,人口數量約3.28億(2021年)的美國,纍計確診病例83352838例,纍計死亡病例1002328例;與此相對照,中國大陸人口14.13億(2021年),纍計確診病例223488例,纍計死亡病例5224例。中國大陸超強的組織動員能力,超乎想像的生產配送能力,以及眾志成城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令島內同胞歎為觀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對台胞有著越來越強烈的吸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