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治觀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中評智庫:香港對國家的戰略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22-08-20 00:09:26  


 
  “標兵”與“先行示範”同義。中央支持深圳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就是落實鄧小平上述指示:深圳先行示範區仍然姓“社”不姓“資”。深圳因其姓“社”,不可能也不會取代姓“資”的香港。

  二是,在“一國”和國家主體姓“社”的前提下,港澳可以也必須姓“資”。鄧小平對香港若“用社會主義來統一”或“用社會主義方式去改變”的危害,也分析得最透徹:香港和國際社會“不會接受”;“勉強接受了,即使不發生武力衝突,也會造成混亂局面”;“將成為一個蕭條的香港,後遺症很多的香港,不是我們所希望的香港”。鄧小平這裡講的“武力衝突”、“混亂局面”或“蕭條的香港”、“後遺症很多的香港”等,都不是內外敵勢在香港製造政局動蕩或美西方封鎖制裁香港的結果,而是“用社會主義來統一”或“去改變”香港,和香港“勉強接受”的嚴重後果。

  三是,姓“社”的國家主體和姓“資”的港澳之間,必須有邊界。鄧小平早就指出,中國收回香港後,深港邊界“不會取消”,並提升到“兩制”差異的高度:“深圳和資本主義之間必須要有一個邊界”。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現由澳門特區政府管理的“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和“橫琴口岸澳門管轄區”,“適用澳門有關制度和規定”即實行姓“資”的澳門制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簡稱《橫琴方案》)就明確規定:這兩個區域與深度合作區的其他區域必須“物理圍網隔離”。

  (2)求大同、存大異,是善用“兩制”之利的硬核。“‘一國兩制’包含了中華文化中的和合理念,體現的一個重要精神就是求大同、存大異”(習近平語)。在中國,“大同”莫過於“一國”,“大異”莫過於“兩制”。

  一是,“兩制”可以和平共處,“我不吃掉你,你也不吃掉我”(鄧小平語)。“和平共處”作為處理國與國關係的原則,用之於“一國”之內的“兩制”,也是鄧小平的創造。他說:“兩種制度是可以允許的。他們不要破壞大陸的制度,我們也不能破壞他們那個制度。”

  “我不吃掉你”,就是姓“社”的國家主體“不吃掉”姓“資”的港澳: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的制度和政策”(港澳基本法序言)。這是國家憲制性法律規定的“制度紅線”。

  “你也不吃掉我”,就是姓“資”的港澳也“不吃掉”姓“社”的國家主體:港澳對國家主體有“絕不能允許觸碰的底線”(習近平語)。全國解放以來,中央三次宣布這個底線。建國初期周恩來對英方宣布:香港不能用作外國軍事基地,香港政府要阻止顛覆新中國政府活動,要保護在香港的中國官員安全。主持制定香港基本法時鄧小平宣布:“九七後”香港不能成為“打著‘民主’的幌子反對大陸的基地”。香港回歸20周年時習近平宣布:“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都是“觸碰底線”的行為,“絕不能允許”。

  深入思考,若將香港基本法的“國家行為”⑭,解釋為包括國家安全;則中央政府對香港法院審理國安案件就有最終約束力,若將中國刑法第3次修訂增加的“缺席審判”,連同已有的“全國通輯”⑮,也適用香港,香港和海外任何涉嫌“觸碰底線”行為都可“雖遠弗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