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台媒:兩岸向和平發展邁進一大步

http://www.CRNTT.com   2008-11-06 18:28:18  


陳雲林入島會談,為兩岸和平發展夯實基礎。
  中評社香港11月6日訊/臺灣《經濟日報》今天發表社論,強調陳雲林來台舉行“江陳臺北會談”,使“兩岸向和平發展邁進一大步”。全文如下: 
 
  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來台,雖遭到在野人士的強烈抗議,但仍按照既定的程序,本周二順利於圓山飯店舉行“江陳台北會談”,並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共同簽署空運、海運直航、郵政合作及食品安全四項協議,為兩岸開創新的里程碑,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這原本應該在1999年舉行的兩岸兩會負責人台北會談,延後了九年才正式恢復,並獲得豐碩的成果,完成辜汪二老的心願。

  陳雲林已正式邀請江丙坤明年上半年前往中國大陸進行第三次江陳會,從事兩岸金融往來相關協商、簽署台商投資保障協議、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協議等,協商促進兩岸經濟關係,以逐步建構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框架,代表雙方的誠意,並以對等、尊嚴的方式共創雙贏。

  兩岸海、空直航,不僅是台商及大多數人民多年來的期待,也是在台美歐商會近年來白皮書的強烈建議。一旦在40天後落實,促使兩岸經貿朝正常化發展,降低客貨運送時間與成本,真正反映兩岸產業分工的比較利益,有助兩岸產業分工,台灣產業結構的改善,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以及有利台商的全球布局。

  兩岸直航後,更可展現台灣在東北亞及東南亞間的地理區位優勢,不僅可吸引台商回流,同時也可促進台灣成為跨國企業區域性營運總部,以免在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中被邊緣化。

  更由於兩岸天天包機直航、截彎取直、班次增多、定點擴張、費用降低、時間縮短,將可大幅提高大陸旅客來台意願,以及台商回台投資、居住、消費意願,這對全球經濟低迷中擴大內需將有重大貢獻,也對台灣水果、花卉及活魚等農漁產品,經直航銷往大陸有所助益。

  兩岸金融原本列為明年上半年江陳第三次會談的議題,但由於這次金融海嘯的衝擊,大陸海協會主動提出,提前成為這次江陳會談額外增加談論的議題;雖以座談會的方式呈現,但不可諱言的,也有為下次談判“預備會談”的性質。因此,明年第三次江陳會談,簽署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的機率大增,這對台灣未來金融業發展,將是一大利多訊息。此外,明年要討論的第二項重要議題,簽署台商投資保障協議,這更是台商多年來的期盼,一旦明年上半年第三次江陳會談正式簽署公布實施,將大幅化解大陸台商多年來所遭遇的最大之痛。

  此次江陳台北會談,對台灣而言除產生經濟效益外,更重要的是初步落實了馬英九“總統”在宣示就職典禮演講中“從今天開始,兩岸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當時,馬“總統”是將三年前國共論壇連胡會時,兩黨共同體認的“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架構”,正式納入馬“總統”執政所追求的目標。在江陳二次會談前的10月29日,馬“總統”即提出“正視現實、互不否認、為民興利、兩岸和平”16字的基本方針,表達馬“總統”及其領導的政府,對兩岸政策的高度期待和一貫性。而這次江陳會談在過程中及其所獲成果,完全展現這16字箴言的基本精神。儘管台灣內部對兩岸政策的推動,尚未獲得共識,但“和平共榮”應是馬英九高票當選“總統”的基本動力,也是主流民意的共同主張,這也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平發展”大戰略不謀而合,也符合兩岸人民的期待。此次江陳台北會談,不僅獲得美國政府的肯定,周邊國家也將台灣定位從麻煩製造者轉變成區域和平穩定的力量。

  陳雲林此次來台之所以一再遭到強烈的嗆聲,主要因部分人士質疑馬英九在主張“和平共榮”時,有否以犧牲主權為代價。雖馬“總統”在會前密集接受媒體訪問,一再強調他對主權沒有一寸讓步,而且他會以“總統”的身分接見陳會長,但仍然沒有獲得反對者的諒解。我們也看到陳雲林拜訪辜夫人,辜夫人提到馬“總統”時,陳會長並沒有不悅,讓我們印象深刻;還有兩會工作會議時,海基會高孔廉副董事長在致詞時也提到馬“總統”,並以官銜介紹我方與會代表,都是一大進步,符合馬“總統”16字箴言中的“互不否認”。但我們要指出,馬英九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總統”,而在選舉時,競選對手即強調這是“中華民國”與“台灣國”的選舉,結果馬英九以絕對多數高票當選“中華民國總統”;既然絕大多數人民選擇了“中華民國”,就沒有“台灣國”的存在,這是大陸所樂見,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若陳會長於今日拜會馬英九之前公開宣布“我將前往拜會馬‘總統’”,不僅使在台北賓館靜坐圍城的反對者,化解對馬英九的疑慮,失其依據,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將有莫大助益。兩岸關係能有今天的這一步,是兩岸領導者大智慧的表現,這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千秋萬世,不過是領導人的一念之間而已。 

  (來源:聯合新聞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