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對抗大衰退 在於找到新需求,

http://www.CRNTT.com   2009-01-30 11:15:05  


有的產品過剩,但是有的需求卻得不到滿足。
  中評社香港1月30日訊/臺灣“第三社會”發起人周奕成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強調臺灣社會要“創新需求、社會創投”。文章内容如下: 
 
  花了消費券,開心地過農曆新年,仍要面對現實:台灣不可能憑藉消費券或其他短期措施,而能夠免於全球性的大衰退。這次衰退的規模太大,不是任何短期拉抬手段可以對付。這不是市場經濟的失敗,但卻是全球資本主義必要的大調整。

  市場是有效率的,理論上供給和需求可以被合理地撮合。但是有兩種機制造成了現代資本主義的供需失調,一是過度發達的資本市場,另一是過度發達的意識形態工業--大眾媒體及廣告。

             需求假亦真 資源被錯置

  本來,資本市場和廣告業分別扮演生產資源配置和刺激消費需求的角色,對供需調節絕對重要。但當各類金融商品和估價工具發展到脫離直覺和常識能理解的地步,資本市場就失去為產業和企業配置資源的意義,相反地其本身吸收了過量資源酖全世界有太多資金、人才、時間、社會注意力放在資本市場,這是可怕的浪費。

  大眾媒體和廣告業告訴消費者:他缺什麼、他該羨慕誰、他該買什麼,這類意識形態工業過度發達,造成虛假需求取代了真實需求,而生產資源也就被錯置。人們所想要的以及願意花時間體力去賺錢換取的,都是由這些需求刺激工業所引導和形塑,有太多資源投入去滿足這類需求,很多更高的或更長遠的需求就被忽略。

  造成供需失調的最根本因素卻是簡單又神秘的“時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有一個特殊的研究團隊,專門致力於一種多變量、總體關聯的模擬分析方法,也可稱之為一種思考方式,叫做系統動態學(System Dynamics)。他們發展出模擬企業存貨(以及世界經濟)的動態模型,指出時間遲滯是最難的問題酖如何預測市場,在正確的時間下,將預測需求的產品量生產出來。

             開發新需求 對抗大衰退

  經濟衰退是因為供給過剩。但是供給過剩是發生在所有的領域嗎?並不是。我認為,對抗這一波大衰退的戰略,就在於找到新的需求,或過去在資本市場、意識形態工業誤導下被掩蓋或被拖延的需求。

  未被滿足的需求太多了。液晶面板產量太大造成價格下跌,但是高畫質電視節目的製作拍攝卻嚴重缺乏。市場上的成屋顯然是供過於求酖應該要讓價錢好好地跌,才有更多人買得起,結果政府還要給這些業者紓困酖但是臺灣一般水電修繕、安全及清潔管理的質量都不令人滿意。全臺灣安親班據說還缺三千多名教師。我們沒有足夠的社區照護服務。有機食物還不夠普及。生命禮儀服務業還可以更多、更好。

  要從創造新的需求,以及用新的方法去滿足舊的需求,來面對這次的大衰退。誰能夠做到呢?唯有勇敢的起業家(創業者)。既有的企業無法滿足的需求,得要新創的企業來投入。

           創造公智財 擺脫不景氣

  為了鼓勵創業,我期待政府、金融及產業領袖共同規劃建立某種“社會創投”(Social Venture),其性質不同於“國家”發展基金,並非投資於大型策略產業,而是著重於新創事業、微型企業、社區服務、基本需求產業。
  
  “社會創投”的目標不是短期的投資回報,而在鼓勵創新、鼓勵創業、鼓勵開發新需求,以及用新的解決方案去滿足過去沒被滿足的需求。“社會創投”的意義更在於不景氣時期創造社會公共智慧財,讓台灣能儘快地、強勁地從全球大衰退中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