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東協加一重擊 台灣經濟能承受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2-26 11:40:46  


臺灣如果被排斥在“十加一”之外,負面衝擊巨大。
  中評社香港2月26日訊/《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強調台灣經濟禁不起“東協加一”的重擊。文章認爲:“台灣經濟最迫在眉梢的問題,就是要突破明年元月東協加一上路後,台灣企業出口競爭力的大幅下滑、台灣經濟邊緣化的危機與壓力。CECA是一個目前最可能的答案。”
 
  為了是否該推動與大陸簽訂CECA(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從企業、經濟智庫、到各政黨,紛紛發言各陳己見。在此,我們必須從全球性的經濟趨勢發展談起,才能了解企業與政府,為了對推動CECA有如此深的迫切、焦慮感。 

  當二○○一年,兩岸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原本以為在WTO加權下,臺灣的對外經貿可在多邊協定下享有相當的利益保障。但近年杜哈談判受阻停滯,反而是區域經濟利益興起,各國彼此簽訂的區域經濟協定已達二、三百件之多;而其中,對臺灣影響最巨大者,即是明年元月上路的“東協加一”(東協加大陸)或“東協加三”(東協加大陸、日本、韓國)的東亞自由貿易區。 

  在東亞自由貿易區正式上路後,區域內大部分產品的關稅都將降為零,區內各國當然因此受惠,但區外國家或地區卻可能大受打擊,台灣是首當其衝。大陸已是台灣出口比重最高地區,加上香港後占我國出口比重近四成,東協也占一成多,因此一旦台灣被排拒在東亞自由貿易區之外,代表臺灣超過五成的出口都會受影響。如果是“加三”,再加上一成的對日、韓出口,那就是六成多的出口都受影響。 

  而在這個微利時代,企業獲利大都只有個位數,如果競爭對手是零關稅,臺灣則要被課以十%以上(紡織業)、六.五%(石化業)不等的關稅,對廠商而言,不是獲利降低多少,也不是訂單減少多少成的問題,而根本是生死淘汰的問題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