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許文彬:二二八與兩岸滄桑本土觀

http://www.CRNTT.com   2009-03-02 12:14:13  


當年紀念“二二八事件”的遊行隊伍行進在台中。
  中評社香港3月2日訊/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國策顧問”許文彬的文章“二二八與兩岸滄桑本土觀”,認爲:“北京終能面對本土台灣人的歷史記憶,探索二二八的深層意涵,這或許是台海兩岸關係春暖花開的契機。”文章内容如下: 
 
  馬英九在高雄市出席二二八中樞紀念儀式,全程以台語致詞,並宣示將二二八紀念館相關預算解凍。身為“外省人第二代”的馬英九,坦誠地反省他所屬政黨的歷史汙點,正是帶領台灣人民走出二二八心靈陰影的一道曙光。由於“歷史記憶”的落差,台灣內部先來後到的族群之間,須以“時間”及“法制”來彌縫社會情感的裂痕。但願各方都能記取教訓,本於“命運共同體”信念而相互疼惜。也寄語海峽彼岸,深切體會本土台灣人的歷史創傷,用尊重與理解的態度,作出正確的對台政策抉擇。 

  回顧國共內戰史料,那些“台籍士兵”的顛沛流離、敵友錯亂,豈不正是兩岸滄桑歷史縮影?二二八當時,國府調派二十一師來台鎮壓,執行“清鄉平亂”,台灣人傷亡慘重。這部隊於五個月後調回大陸“剿匪”,在“上海保衛戰”一役,遭中共解放軍“三十一軍”殲滅;而這解放軍裏面,就有一九四五年陳儀來台接收時的部隊調回大陸後降共的台灣兵。 

  台灣歷經抗日、二二八事件與國共內戰,台灣人當過日本兵、當過“國軍”,被俘後又當了“解放軍”;這些台籍士兵,倖存者今已老矣,不禁自問:“台灣人到底是誰?我為誰而打仗?為誰犧牲?” 

  從近代史料中觀察,屬閩南後裔的本土台灣人其實是與大陸當局無冤無仇的。中國共產黨於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的三月八日,通過陜西延安廣播發表聲明,“對台灣同胞的鬥爭表示深切的同情和堅決的支持”,其電文還作為三月二十日“解放日報”社論刊出;隔海向台灣人喊話:“蔣介石對於台灣的統治,其野蠻程度,超過了日本帝國主義”、“二月二十八日的慘案中,台胞死傷至少三、四千人,蔣介石殘暴程度真是曠古未有”、“我們要告訴台灣同胞,你們以和平方法爭取自治,和在蔣介石武裝進攻之下採取武裝自衛的手段,我們對此是完全同情的”。 

  台灣於兩千首度政黨輪替,北京發表聲明,宣稱:“一九四五年以來,我們始終不渝地支持台灣同胞反對國民黨專制統治的鬥爭;一九四七年發生‘二二八’事件時,中國共產黨公開聲明反對國民黨反動派鎮壓台灣同胞。” 

  ○二年元月,中共副總理錢其琛在紀念“江八點”七周年講話,指出:“長期以來,台灣同胞為擺脫殖民統治、反抗專制壓迫、實現當家作主願望,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我們充分理解他們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複雜心態,充分尊重他們的願望和要求。廣大台灣同胞要求當家作主,與極少數人搞‘台獨’是有本質區別的。”總書記胡錦濤則於“十七大”政治工作報告,重申:“既然台灣和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就不存在所謂大陸和台灣誰吞併誰的問題。” 

  而今,於二二八事件已歷六十二年之後,在那“血”與“淚”的疤痕裡,北京終能面對本土台灣人的歷史記憶,探索二二八的深層意涵,這或許是台海兩岸關係春暖花開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