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文將會成為世界強勢語言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3-09 08:33:06  


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運動員村“中國語言-文化體驗中心”將中國傳統藝術與多媒體演示及互動結合為一體,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及各界友人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圖爲一位記者在多媒體屏幕上寫字。新華社記者王鬆攝
《》  中評社北京3月9日訊/廣東南方網昨天登載林沛理的文章“中文將會成為世界強勢語言嗎”,作者認為,愈來愈多人學中文,不一定意味著中文將會超過英語,成為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強勢語言;英語作為商業社會的通用語言,其地位在可見的未來仍然無可取代。全文如下: 
  
  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崛起,以及中國市場日益重要,國際社會早已刮起一股方興未艾的“漢語熱”。比方說,以學習人數而言,中文在美國已成為僅次於西班牙語的第二大外語。 

  這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全球化的年代,一個國家富強昌盛,它的語言自然就會“向世界出發”。可是,愈來愈多人學中文,不一定意味著中文將會超過英語,成為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強勢語言。英語作為商業社會的通用語言,其地位在可見的未來仍然無可取代。不僅如此,能够駕馭英語、得心應手地將它用作創作語言,更是一項“市場價值”遠遠高於中文的“文化資本”。 

  舉個例,去年底頒發、獎金雖然只有區區一萬美元,但宣傳價值和文化意義都不可低估的2008年曼氏亞洲文學獎(2008 Man Asian Literary Prize),候選的最後五強有香港讀者熟悉的大陸作家餘華的《兄弟》。另外四個席位,則分別由兩個菲律賓與兩個印度作家的作品所囊括。由於這個獎只頒予未曾出版的“英語亞洲文學作品”———包括以英語寫作的原創作品,以及曾以亞洲語言出版的英語翻譯版本———故此在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三地賣了逾百萬册的《兄弟》,得以與另外四本尚未出版,即一本也沒有賣出過的小說競爭同一獎項。 

  諷刺的是餘華身為目下內地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又擁有如此壓倒性的競爭優勢,最後還是輸給了年僅31歲的菲律賓作家Miguel Syjuco用英文寫的第一部小說《Illustrado》。《Illustrado》以一條河上的浮屍展開序幕,情節橫跨一個家族四代的歷史,以及菲律賓150年來分別被西班牙人、美國人與菲律賓人自己統治的滄桑國家史,野心不可謂不大。 

  我只讀過《Illustrado》五頁的節錄,無法就這本小說的文學價值發表意見;也無法拿它與餘華的《兄弟》作有意義的比較。不過,這樣的結果,不得不令人懷疑《兄弟》英譯本的翻譯水平。的確,較之上屆得獎的《狼圖騰》,《兄弟》的天馬行空和荒誕不經,對譯者來說肯定是更大的挑戰。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