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防通縮與促增長 需重視一致性

http://www.CRNTT.com   2009-03-13 12:36:28  


世界經濟形勢極爲嚴峻,中國需謹慎應對。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訊/北京科技大學經管學院趙曉、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陳光磊今天在《上海證券報》發表文章,認爲“中國經濟受到歐美的金融危機和宏觀經濟周期的強烈影響,是經濟結構性問題長期積累的結果,與長期的內外需以及內外經濟的失衡和出口導向發展模式分不開。1998年通貨緊縮持續至2002年才在外部需求的拉動下結束,而此次危機說明依靠外需的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因此,必須意識到防止通貨緊縮與促進經濟增長的長期命題的一致性。”文章内容如下: 
 
  當價格與需求在減退并且預期將進一步減退時,生產性投資崩潰將難以遏制。如何阻止這一過程,是當前應當認真考慮的問題,不能等到通貨緊縮已有了充分發展時才來應對。信貸擴張并不能解決通縮不斷演化的動態過程。如果只有銀行信貸擴張而實體并沒有啓動,還將會造成大量的不良資產。減稅和增加政府支出應當同時進行。 
 
  對於2月系列數據所顯示的預期中的通貨緊縮壓力甚至趨勢,雖然主流聲音均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來看待之,以引領市場信心,但面對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通貨緊縮之憂卻不可不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經濟受到歐美的金融危機和宏觀經濟周期的強烈影響,是經濟結構性問題長期積累的結果,與長期的內外需以及內外經濟的失衡和出口導向發展模式分不開。1998年通貨緊縮持續至2002年才在外部需求的拉動下結束,而此次危機說明依靠外需的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因此,必須意識到防止通貨緊縮與促進經濟增長的長期命題的一致性。 

  從全球金融危機看,美國經濟仍處於尾旋式下降過程中,受影響嚴重的歐洲國家已步入衰退,而出口急劇減少惡化了亞洲國家普遍內需不足問題。中國和全球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與美國次貸危機的不同,中國尚未發生金融機構的巨額虧損和信貸市場的凍結,而是由於外部需求變化引發對經濟模式的結構性衝擊,造成很嚴重的不確定性。在不確定的預期之下,作為經濟自發應對需求下降的手段,公衆的貨幣需求迅速增加,從而惡化通貨膨脹時期形成的過度負債,最終促發螺旋式的物價下降過程。當價格與需求在減退并且預期將進一步減退時,生產性投資崩潰將難以遏制。如何阻止這一過程,是當前應當認真考慮的問題,而不能等到通貨緊縮過程已經有了充分的發展時才來應對。已經出台的貨幣及財政措施,尚不能完成這一任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