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會涉台事務三大主題凸顯北京誠意

http://www.CRNTT.com   2009-03-14 06:32:35  


 
  北京十分重視與台灣簽訂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並建立適合兩岸特點的合作機制的議題。除了是將之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之外,昨日溫家寶在中外記者會上,還專門就此提出應該包括“三個適應”:要適應兩岸關係發展的情況;要適應兩岸經貿交流的需求;要適應兩岸經濟貿易的特點。顯然,這“三個適應”,與賈慶林、王毅、陳德銘等所強調的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是經濟議題、不涉政治之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針對民進黨的無理刁難、反對,予以反制並澄清某些疑慮。

  本來,北京本身對簽署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並沒有很強的急切性。這是因為,由於中國大陸在國際外交環境中具有天然優勢,因此在國際貿易方面的自由度也就靈活得多。即使不與台灣簽署經濟合作協議,也可透過“WTO”的機制,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何況,明年“東盟十加三”就要啟動,中國大陸從中的得益,將比與台灣的貿易所得要大得多。更何況,海峽兩岸的貿易,是大陸處於高逆差狀態,但對東盟十國和日本、韓國貿易則是處於順差。但是,北京卻是以“急台灣所急、想台灣所想”的態度,主動為台灣避防“邊緣化”而分憂解愁,即使自己得益不多甚至是相對負虧,也在所不惜。

  實際上,在明年“東盟十加三”啟動,中國大陸與東盟十國及日本、韓國貿易實行“零關稅”後,台灣在國際貿易中佔有重要份額的台韓和台日貿易,就被排擠了。比如,現在中國大陸的平面大屏幕電視機產業,面板積仍未能自產,必須依賴從台灣,韓國進口。而台灣由於平面大屏幕電視機市場已基本飽和,面板的產能已經過剩。去年陳雲林赴台進行兩會談判後,宣佈採購台灣面板,可謂雪中送碳,但是,這只是政策性扶持的政府行為,大陸的電視機企業仍是以利潤掛帥。當韓國的面板是以零關稅輸到大陸的話,企業的利潤考量就可能會成優先因素,亦即不可能長期政策性扶持下去。只有簽署了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台灣面板也以零關稅輸入大陸,才能保住以至增強競爭力。以此類推,其他產業也是一樣,包括現在大陸頗為風行的“山寨手機”,蕊片主要是來自台灣。但如果還不簽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蕊片市場就必然會讓位予韓國。

  更值得台灣產業界憧憬的是,當台灣與大陸簽署了“ECFA”之後,或許可循同樣模式,依照“東盟十加三”的框架,在大陸的協調和安排之下,台灣地區也逐步與東盟十國及日本、韓國簽署類似的經濟合件協議,台灣就可擺脫被邊緣化的危險,並可就此逐步加強在國際組織的地位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