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立“能源金融一體化”體系迫在眉睫

http://www.CRNTT.com   2009-06-11 11:13:31  


能源金融正從能源資源中裂變出來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訊/近幾個月來,國際油價一路飈升,石油價格危機似乎又一次卷土重來。中國如何能擺脫石油等能源價格的衝擊,需要在戰略上重新考量。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後張茉楠文章表示,鑒於當前能源日益凸顯的“准金融屬性”,能源金融正從能源資源中裂變出來,大大推動了能源金融壟斷國(美國)在新的全球分工重組中獲得巨大套利空間。中國因此需要把能源金融問題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來認識。

  文章指出,為防止美元貶值和全球金融泡沫對中國外匯儲備收益的影響,我們需要將龐大的外匯儲備通過購買能源礦產資源或建立戰略儲備庫的方式,轉變成實物資源儲備,為此,探索建立新型“能源金融一體化”體系迫在眉睫。為此,要從制定相關“能源金融一體化”政策、設立國家能源專項發展基金、建立能源投資和儲備銀行、創新能源企業全球資源布局的貿易融資工具、大力推動石油貨幣合約和石油人民幣進程等五個方面,來探尋中國能源金融戰略的新圖譜。

  中國海外能源戰略面臨著洲際資源戰略合作、地緣政治資源利益、國際金融秩序、全球產業鏈、資源勘探開發等方面的諸多風險,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能源金融一體化政策。制定有關能源金融一體化政策的一個思路,是把金融安全與能源安全合并考慮,把單純的貨幣儲備及外匯儲備與能源等資源的實物儲備、期貨儲備密切結合起來,更好地幫助能源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實現套期保值、價格鎖定和規避經營風險。

  從現代金融角度看,能源基金是能源金融體系的核心和基礎。設立國家能源專項發展基金,正是積極促進能源產業和金融資本對接的有效途徑。國家能源專項發展基金可以包括海外并購基金、產業開發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三部分,在融入資源全球化的階段,不僅支持到海外收購資源型企業,建立風險勘探、油田開采權的收購、精細化工的投資、重大項目評估等提供專項基金,也可以賦予參與期貨市場交易的主體以較靈活的海外融資權限和定價權。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