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政治議題 馬英九不應躲避

http://www.CRNTT.com   2009-07-09 11:18:36  


馬英九驗收“活路外交”,不能忘記“活路平台”。
  中評社香港7月9日訊/台灣問題評論員魯力今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馬不應躲兩岸政治議題”,作者表示:“兩岸的非經濟問題,特別是政治性問題,是任何一個台灣地區領導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像國共對話平台、活路外交、撤除導彈等,不是一個‘躲’字就可以迴避過去的。”文章内容如下:

  在巴拿馬訪問時,馬英九說,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應該做,但時機還沒到。馬英九說,二○○五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時,就曾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討論過兩岸軍事互信機制這個話題,但是目前雙方還有更迫切的經濟等議題需要協商。馬英九還稱,他現在沒有任何計劃要與胡錦濤碰面。馬英九說,高層見面最好是基礎、迫切問題都有解決方案,否則雙方見面只是形式而已,實質意義不大,他希望基礎工程做好後再考慮,較符合雙方利益。馬英九這一番話,表述了三個“不”:一,不碰兩岸軍事互信話題。二,不碰國共高層見面問題。三,不碰兩岸政治互動話題。但是,兩岸的非經濟問題,特別是政治性問題,是任何一個台灣地區領導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像國共對話平台、活路外交、撤除導彈等,不是一個“躲”字就可以迴避過去的。

     馬兩岸政策變得保守

  近日來,馬英九冒著違背諾言的政治誠信喪失,堅持參選黨主席,其企求連任的政治野心與人事布局已暴露無遺。在即將就任黨主席之際,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開始變得保守與退縮。最近在巴拿馬提出的“三不”政策,就是馬的一種新的政治考慮。對於馬英九兼任國民黨主席之後國共平台的角色,親近馬英九的人士說,國共平台不具有實質性協商功能,它只具有象徵角色。未來馬英九倚重的,仍然是政府的正式協商。在兩岸交流日趨深入的今天,兩岸協商議題已愈趨專業化,這不是國共平台有能力承載的。這位人士指出,外界已有過分高估國共平台的現象。民進黨為了炮轟國民黨,故意凸顯國共平台的重要。他說,國共平台說穿了就是個“演戲的地方”,它不能真正協商些什麼議題。或許在國民黨仍在野時,它可以成為兩岸的重要溝通管道,但國民黨執政後,正式的議題其實是透過兩岸海基與海協會搭建的橋樑,由兩岸的政府部門直接協商。在接任黨主席後,在如何延續國共平台的政治對話與高層交流功能上,馬英九有自己的苦衷:一,面對民意分歧的壓力。二,面對政黨鬥爭的壓力。三,面對美日勢力的壓力。所以,馬英九採取了三十六計,躲為上計的策略,先迴避,躲開政治敏感問題再說。

  但是,馬團隊人士不斷放出國共平台無用論,其用心何在?說到底,就是想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上踩剎車。國共平台事關兩岸關係發展的大方向。近年來的事實已經表明,沒有國共平台,就沒有今天的兩岸關係。而目前的兩會渠道,是兩岸事務的協調管道,與國共平台的性質作用完全不同,兩者可以互為補充,但絕對不可以互相替代。如最重要的一點,馬政府一心一意要推動的活路外交,是兩會能夠協調的嗎?馬政府一再要求大陸撤除對台導彈,沒有兩岸的軍事互信機制協商,能夠解決嗎?擴大三通,不適當開放兩岸中線能夠增加航班嗎?馬政府不通過國共平台與中共中央直接溝通,會有什麼成果?因此,一些人可以為一時的權力角力糊塗,馬英九則糊塗不得!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