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粵港合作 不忘良性競爭

http://www.CRNTT.com   2009-07-25 13:16:57  


 
                  對新形勢採新措施 

  大道理講的是,共識及合作可以帶出雙贏局面,但理想化的“雙贏”需要變作具體措施才能見諸成效,而且必須考慮無可避免會出現的競爭。因此,香港必須有4方面準備,才能發揮優勢,從競爭中脫穎而出。

  第一,有沒有真正掌握人才很重要,不論港企還是其他香港團體,與廣東建立合作關係,始終不能忽視人才這個因素。舉例說,香港的大學在招內地尖子學生上一直很主動,但從廣東卻少發掘尖子,如何創造有利條件令廣東尖子學生重返香港,對增加香港競爭力有正面作用。

  第二,不少評論經常警告香港要慎防被邊緣化危險,但另有說法則認為內地尤其是廣東依然難以趕及香港,後者的驕兵意識可能在廣東借助香港經驗不斷成熟之後成為廣東可資利用的殺手鐧,香港如果不留神,完全有被趕過的可能。也就是說,香港恐被邊緣化的威脅或許不是來自上海、長三角,而是來自家門口的珠三角,當珠三角城市群與世界直接建立合作關係之後,香港便成為一個死角,邊緣化無可避免要出現。

                龍頭地位不容有失

  第三,深圳股市作為內地重要股市之一,隨著成熟程度和吸引力越見突出,有人指出較之上海被中央定格為將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對香港造成的衝擊更大。這說法並非沒有道理,深圳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反映的是全粵的經濟形勢,因而形成一股削弱香港金融影響的力量。香港目前以金融業作為重要經濟支柱,未雨綢繆多關注這方面甚至採取相關應對措施很有必要。 

  第四,善用《綱要》促動粵港合作的有利條件,尤其是廣東在向中央爭取更大優惠政策,以及視香港為合作競爭夥伴時,香港在與廣東合作之餘,也要以廣東作為假想敵,才能不斷發現對方超越香港的意向,有利評估香港的優劣形勢,避免一面倒將注意力放在合作上而忽略了競爭,不經不覺被廣東牽著鼻子走而不自知。很明顯,廣東在粵港經濟一體化目標背後,大有爭取全省經濟早日趕過香港的意願,廣東是完全意識到早日超越香港才能擔當南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角色。 

合作與競爭向來並行不悖,9市領導被譽為“一流推銷員”,高調訪港,高調表示促進粵港經濟一體化。正因這樣,香港更需要評估可能遇到的失利狀況,才能保持南中國經濟龍頭地位不被取代。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