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 
兩岸統合實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http://www.CRNTT.com   2010-06-06 00:23:39  


 
  這一份草案與2008年10月在《中國評論》發表的〈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草案內容基本的理念邏輯是一致的,只是在多次與兩岸學者溝通意見後,對於文字做了一些微調,讓其更為精簡與周延。例如,原有的第三條所要陳述的精神,現有第二條“兩岸同意並尊重對方為憲政秩序主體,在平等之基礎上發展正常關係”已經可以表達,因此將該條刪除。

  在多次請益過程中,北京有學者認為,如果接受了兩岸為憲政秩序主體,台北卻以民主程序走向台獨怎麼辦?同樣的,也有台灣學者認為,北京仍有可能動用武力。還有學者提出,兩岸和平協定是否需要中止條款?監督條款?我的看法很簡單,兩岸和平協定是一個政治性承諾與宣示性的法律文件,它既是為了建立互信,也是建立在彼此的互信之上,如果雙方違反約定,協定自然就失效,不需要中止,更不需要監督條款。它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石,兩岸如果同意簽署,就應該用最莊嚴的誠意來遵守,這也是偏好使用協定而非協議的原因之一。

   文化統合

  相較於一般經濟交流,文化統合是屬於深層的統合,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毫無疑問,文化的展現與傳播大多數是透過文字,同樣的,集體的文化認同,也是經由語言與文字及其所創造出來的歷史記憶所建構。通過歷史,我們很容易分辨出,誰是“我群”,誰是“他群”。

  一般人往往以為文字發展大趨勢是簡化。其實恰恰相反。人類的文明如果向著繁化發展,文字就會趨向繁化。相反地,如果因為戰亂,人類的文明向著簡化發展,文字就會趨向簡化。

  中國歷史上,大部分簡體字勃興的時代,往往都是因為連年戰亂,民不聊生。所以文字書寫趨向簡化,如戰國時代、魏晉南北朝等。但是,一旦戰爭結束,豪傑之主統一天下,不要多久,文字就像其他事物一樣,立刻趨於雅正,漢唐盛世向世人展現的,正是這樣的一個面貌。

  在這裡,我們暫時放下繁體字或簡體字誰優誰劣的爭議,而應該認識到文字書寫的差異,已經讓兩岸人民的認同產生影響。文字書寫與閱讀的差異,當然不是認同分歧的主要因素,但是它卻是個十足不可忽視的助長力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