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錦思:中國為何繼續對日本出口稀土

http://www.CRNTT.com   2010-10-06 10:40:41  


中國沒有停止對日稀土出口,來自於自身需要,也因為日本和國際環境使然。
  中評社北京10月6日訊/中國稀土產量和出口總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戰略價值,日本更是受益匪淺。中日關系時好時壞,尤其是近期釣魚島撞船事件,再次強烈引起中國民間呼籲杜絕對日稀土出口,但是中國卻沒有停止對日稀土出口,原因究竟是什麼?知名評論員王錦思今撰文“中國為何繼續對日本出口稀土”,分析如下:

  中日在產業、技術、市場等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中國希望用稀土等資源換取日本科學技術。中國看到,作為製造業強國的日本在節能環保、綠色能源領域優勢明顯,希望日方放寬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出口限制。商務部長陳德銘還對日本汽車、家電等回收技術表示贊賞,希望能在天津低碳經濟區、曹妃甸與日方合作。因此,出於對日本出口技術和提供資金的期望,中國希望向日本出口稀土等資源換取日本的出口,同時需要出口適量稀土換取外匯、發展經濟。日本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囤積稀土。因此短期而言中國減少稀土出口配額並不會對日本的稀土儲備構成威脅,日本所在意的是繼續獲取廉價的中國稀土。

  目前全球稀土資源總儲量為8800萬噸,其中中國稀土資源儲量占31%,獨聯體國家資源儲量占22%,美國占15%,可見中國並不具有壟斷能力。日本人認識到,“進口完全依賴一個國家不利於維護資源安全,應該通過多邊資源外交來減少風險。”據悉,日本外務省內設立一個專職部門匯總各種信息,為了擺脫稀土進口嚴重依賴中國的現狀,確保包括稀土在內的稀有金屬的穩定供給,同時准備在更多國家開發稀土,實現稀土的多渠道供應,援助日本企業前往哈薩克斯坦和越南開發稀土礦。日本首相菅直人不久前與蒙古國總理會談,雙方就稀有金屬共同開發合作達成了共識。這被認為是日本擔憂中國禁止向其出口稀土影響高科技產業發展,而不得不向稀有金屬大國“救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