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在阿富巴戰場的“以戰促和”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0-10-19 11:32:37  


 
  這位神秘的塔利班高級指揮官還沒有亮相,塔利班的宣傳機構一如繼往地否認有這回事。但我們已經知道,和平使者從巴基斯坦跨進阿富汗領土時,是由北約盟軍的國際保安部隊(ISAF-International Security Assistance Force)護送的。

  代表阿富汗政府談判的是塔吉克族的曾經擔任過阿富汗總統的拉班尼(Burhanuddin Rabbani),他是9月27日卡爾扎伊批准成立、10月7日正式掛牌的70人“和平委員會”(Peace Council)的主席。這只是一個開端,和談成功與否還得看戰場上實力的消長。彼得雷烏斯的助手說,戰場形勢在好轉,但還沒有“結構性轉變”,塔利班並沒到“解體”的時刻。

  美國繼續努力為不讓塔利班在阿富汗東山再起創造條件。布什政權時代早就開始了的訓練阿富汗國民軍的工作已經有了顯著成績,現在已有13萬6000阿富汗軍隊和12萬阿富汗警察,他們在最近全國議會選舉中對維護治安起了作用。美國駐阿大使艾肯貝利(Karl Eikenberry)說,阿富汗軍隊已經“開始出現積累效應”。

  阿富巴戰場已經越來越變成奧巴馬的精神負擔,他從來沒說過“victory(勝利)”這個字,行家認為他從心底里不認為有“勝利”的可能。美國與北約各國決定於11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有卡爾扎伊參加的首腦會議,商訂逐漸把政權移交給阿富汗的計劃。美國“知難而退”的大局似乎已經形成。

  作者黃綺淑是從印度退休的學者,現居芝加哥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0-10-1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