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推動“TPP”的戰略解析

http://www.CRNTT.com   2010-11-19 11:00:02  


 
  但是,由於澳新等其他7個國家市場規模較小,難以幫助美國進一步擺脫金融危機的困境、擴大出口,為此,美國力勸日本參加TPP,最終擴大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亞太國家參與的TPP潛在市場規模。因此,日本逐步調整其地區合作戰略構想,逐步向美國靠攏。2009年,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提出的東亞共同體的最初構想沒有明確邀請美國,為此美國一直耿耿於懷。菅直人政府上台後,逐步修復對美關係。2010年6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新成長戰略》,其中國際戰略是“構建亞太自由貿易區,實施經濟夥伴關係戰略”。日本政府制定《框架性經濟夥伴關係的基本方針》,希望與包括亞洲國家在內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建立經濟夥伴關係。2010年10月8日,日本菅直人首相在新成長戰略實現會議上指出,日本與美國、韓國、中國、ASEAN、澳大利亞、俄羅斯等亞太國家一起實現共同發展十分重要,經濟合作協定(EPA)、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十分重要的機制,另一方面,儘管存在農產品壓力,日本決定參與協商進入TPP的工作議程,以防止被孤立。

  日本希望利用此次承辦APEC峰會的機會,充分發揮日本的主導作用,探討以加入TPP為前提,構建包含廣闊亞太地區的亞太自由貿易區的道路。日本認為,APEC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建立包括APEC加盟國21國在內所有國家的亞太自由貿易圈(FTAAP)。與FTAAP相關的機制是三個,TPP、東盟(亞細安)+3、東盟+6。

  到目前為止,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加拿大等國也表明將參加TPP,引發了亞太各國對於TPP的高度關注。歐盟的經驗展示了區域一體化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過程,亞洲一體化也應該如此,先東盟,然後加上中日韓,再加上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再加上美國、俄羅斯等國家,這應該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東亞地區力量均衡發展,才能建立有助於地區穩定的有效的經濟安全合作機制。到目前為止,東亞一體化過程中,出現了機制上的重叠,出現了體系准入國成員範圍的混亂局面,使得東亞一體化的發展前景日益撲朔迷離,這是值得警惕的。

  作者是上海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東北亞研究室主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