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地產調控未觸及根本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1-02-19 09:23:10  


只有跳出“為房價而治房價”的怪圈,“綜合施治,疏堵結合”,才可能還市場一個理性、健康的經濟生態。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訊/國八條出台後,“限購令”在全國範圍內蔓延,國家要控制高房價的決心不可謂不大,然而行政上的限購無法根本解決房地產市場的供求平衡,更無法抑制一些人投資、投機衝動。據相關媒體報道,炒房客正如打游擊般由一線城市轉戰二三線城市,政府調控和投機者的博弈在加劇。

  經濟觀察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認為,治理房價,只有跳出“為房價而治房價”的怪圈,徹底轉變發展思路,給住房市場正本清源,“綜合施治,疏堵結合”,才可能還市場一個理性、健康的經濟生態。

  文章分析,當前地產調控新政還沒有觸及三大根本性問題:

  一是房地產市場定位有誤。當前房地產市場上投資型住房購買行為與消費型住房購買行為之間的分界越來越模糊。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面臨矛盾與問題這樣多?主要是由住房屬性的多樣性及住房市場的性質來決定的。與其他商品不同,住房是兼具消費和投資雙重屬性的一種商品。當住房作為消費品時,以消費為主的住房市場上房屋的供給與有效需求是決定市場價格的基礎;而當住房成為投資品時,作為財富持有形式的住房投資需求主要取決於個人的財富數量、住房投資相對於其他資產的報酬和投資住房的實際報酬。住房的投資需求對於貨幣、資本、土地等市場的變化非常敏感,一旦住房成為投資品,那麼投資品的價格就不遵循一般商品的供求規律,投資品市場沒有均衡點,不存在均衡價格,只要有現實的貨幣流和潛在的收益預期,投資需求就會不斷增加,價格也就越長越高。

  目前,中國房地產被視為經濟政策的一部分,而非社會政策的一部分,因為把房地產視為經濟政策,其GDP功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被凸顯出來,而其社會功能,也就是社會成員對住房的需求和人們的空間權就會忽視。當房地產成為支柱產業,投資性需求成為住房市場主引擎時,住房市場的定位就被扭曲了。因此,住房僅是從一個純粹市場角度而不從公共性角度是無論解開住房市場的問題之謎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