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英文可從 “同而求和”開始

http://www.CRNTT.com   2011-02-28 11:49:42  


蔡英文的論述對現有的兩岸關系定位是主權不同,這是她兩岸政策論述的前提,大陸是不可能接受的。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月23日在民進黨智庫的成立儀式上,提出“兩岸關係論述”,主張“台灣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應該從台灣認同出發”,兩岸是“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關係。對此,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吳學陽的評論《蔡英文可從 “同而求和”開始》認為,如果蔡英文能從“同而求和”出發,三步走建構“同而求和、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兩岸新論述,民進黨和大陸達成兩岸新共識,就為時不遠了。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月23日在民進黨智庫的成立儀式上,提出了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兩岸關係論述”,主張“台灣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應該從台灣認同出發”,兩岸是“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關係。

  蔡英文的論述中有“求同”和“和”,展現了“和平發展”的意願,但卻遭到大量的批評。最大原因就在於,該兩岸政策論述潛在的前提,即現今兩岸關係定位是“台灣和中國”的“不同”,外界無法接受。民進黨的兩岸關係論述,一直希望能達成兩岸間的共識,那麼蔡英文的論述可從“同而求和”開始,再而“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兩岸間要建立共識,首先要確定兩岸間的“同”,如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這里的“一中”就是兩岸間的“同”。兩岸關係不是兩國關係,“同”才能求“和”,沒有這個“同”,兩岸間的和平發展就失去了牢固的基礎。蔡英文的兩岸論述中,缺了這個“同”作為前提,直接從下一步的“和”開始,是不現實的。

  民進黨應當從哪個具有政治意義的“同”開始論述兩岸關係呢?除了九二共識以外,目前很難找尋了。這也是蔡英文版民進黨新兩岸關係論述,姗姗來遲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