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打房之外 重啟“國宅”計劃

http://www.CRNTT.com   2011-04-18 11:48:34  


“無殼蝸牛”的呼聲在逐漸增強
  中評社台北4月18日訊/“奢侈稅”完成立法後,對異常飆漲的房價可望收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但若住房的供應完全操在建商之手,台灣人想要購得合理價格的住家,恐怕是個難以一圓的美夢。”《聯合報》今天登出王妙音的文章“打房之外重啟國宅計劃”,文章內容如下:
  
  早年政府曾大力推動“國宅”,一九八○年代“國宅”興建甚至被列入“國家”重大經建計劃,但後來因執行不力,使良政美策打折扣,在一屋難求下,衍成民國七○年代的“無殼蝸牛運動”。

  在“無殼蝸牛”發出怒吼聲中,當時的“總統”李登輝宣示要推出一坪六萬元的“國宅”,讓不少民眾歡欣鼓舞,也對房產業者形成一股巨大壓力。但在台糖公司推出少數個案之後,“六萬國宅”便無疾而終,取而代之是目前的住宅補貼政策,由政府每年撥出上千億購屋低利貸款。

  近二十年來,政府提供大量的房貸資金,加上銀行融資搭配,使得市場資金相當充沛,建商大肆推案,房價節節上升,房地產業一片榮景,但很多民眾因買不起房子而怨聲載道。

  我們不能說建商對解決民眾住的問題完全沒有貢獻,但由於建商、代銷商不合理的拉抬,加上房仲業的推波助瀾,造成房價異常現象,台灣人購屋壓力比李登輝“總統”主政年代更大,當年政府改弦更張的最大後果,是政府在住宅供應上幾乎完全退場。

  住宅補貼在房價穩定時,確實可減輕購屋族的支出負擔,但目前房價恣意飆漲之際,對購屋族的幫助有限,政府所提供的巨額資金,最終都流入建商財團或炒客口袋。以市場供需的原理來言,當需求大於供給價格自會上漲,反之價格就會持平或下降,如果政府能夠在大台北的適當地段,推出萬戶每坪十五萬元的國宅,房價就有可能受到抑制。

  對於平抑房價,奢侈稅只是治標不能治本,亦即“打房”尚未成功,政府仍須努力,而要徹底解決民眾住的問題,政府應該重新啟動大量興建“國宅”計劃,同時規定“國宅”不能轉售,只能由政府按原價買回,如此,方是打擊炒房的根本之道。

  古人有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負責而有為的政府,豈非應以此為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