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 難有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1-04-19 00:12:23  


 
  “九二共識”已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

  從以上的過程可以看出,兩會在1992年形成的共識雖然沒有通過換文的方式相互確認,也沒有形成共同的文字表達,有其脆弱性的一面,但這並不能否認共識的存在,有著確實的真實性,可以說是一種“默契型”的共識。不管當時這個共識如何各自表述,都是以上述兩會提出的、分別交給對方的表述內容為基礎,而不是不加約束、單方面隨意性的各說各話。

  遺憾的是,由於之後李登輝當局開始推行分裂主義路線,利用1992年兩會達成“默契型”共識的脆弱性,把“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變成“一個中國,隨意表述”,蓄意歪曲兩會共識,偷渡其分裂主義的主張:把兩會的共識說成是“就擱置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把“一個中國”說成是“歷史的、地理的、文化的”,甚至把“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也說成是符合當時的兩會共識,為其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鋪路。1992年兩會達成的共識被歪曲得面目全非,兩岸互信完全喪失,兩會協商談判無法進行,引起了大陸的強烈不滿和批駁。之後陳水扁、民進黨因此藉口聲稱1992年兩會的共識不存在,給予否定。

  然而,1992年兩會共識的客觀存在並不因為台灣某些人的歪曲否定就可以抹殺掉的。2000年,陳水扁在大選中獲勝,兩岸形勢更加緊張。為了尋找兩岸的共同基礎,當時留守的“陸委會主委”蘇起提出以“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來概括1992年兩會形成的共識。由於它十分準確地反映了當時兩岸達成的成果而為兩岸的主要政黨所接受,成為兩岸主要政黨之間對1992年兩會達成的共識的共同表述。2005年4月,當時的國民黨主席連戰先生應邀訪問北京,與胡錦濤總書記達成了“三項共同體認,五項願景”。其中的第一個體認就是兩岸堅持“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這是兩岸主要政黨之間第一次達成的可以共同表述的政治共識。在這個政治共識之上,才有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五項願景。之後,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成為國民黨的政綱。2008年國民黨籍的馬英九當選台灣當局領導人,“九二共識”也就成為台灣當局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施政綱領的基礎。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講話,提出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六項主張,明確表示“我們應該把堅持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作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而這個政治基礎的兩岸共同表達就是“九二共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