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張尚武事件:不應遮蔽關鍵細節

http://www.CRNTT.com   2011-07-19 14:53:18  


 
萬夫:體操冠軍張尚武的幸與不幸

  2011年07月18日08:04東方網 萬夫 評論作者

  200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體操冠軍張尚武被曝在北京街頭賣藝引起關注。張尚武表示,2001年參賽時並不是大學生,為了參加比賽,領導讓其充當北京體育運動學院的大一學生。退役後,張尚武提出到北京體育運動學院上學,遭到拒絕。(《新京報》7月17日)

  據說,培養了張尚武的河北省保定市體育局內部進行了捐款,並且將3600元慰問金送到張尚武家中。而河北省體操中心也表示希望張尚武回來,準備協商工作事宜。這是意料中的結果,事情被曝光了,背後還有行賄、受賄等醜聞,相關方面必須有所表示,這不是他們突然良心發現,而是一種遮掩,更重要的是蓋上一層遮羞布。

  張尚武是不幸的,他在職業生涯最輝煌時,斷了跟腱,選擇退役,而後還因偷竊進了牢房;但張尚武又是幸運的,他街頭賣藝的照片被曝光後,其處境激發了公眾對體育體制又一次的抨擊,由此而生的憐憫,或許足以改變張尚武未來的生活。我相信,好事都會如此“特事特辦”找上來,張尚武曾被遺落的夢想沒准這回就能得到實現。

  可這樣的幫助,總讓人感覺有施舍的味道。一個奪得過大運會冠軍的運動員尚且如此,那些沒有奪冠,甚至沒有參加過大賽的運動員又將如何呢?我們總能在新聞中看到某某冠軍當搓澡工,某某冠軍當門衛。這樣的新聞多到我們有些麻木,這時再看這種因為曝光而啟動的“冠軍救助”,就感到辛酸。這種被動的施舍,讓人想到的不是感謝而是疑問——這樣的悲劇為什麼能夠屢次上演?為何總是一再“彌補”,之前卻不能考慮並解決好這些問題?這是人為的問題,還是當下對傷病退役運動員的保障本身就缺乏主動性和系統性呢?答案或許是後者。

  金牌,是很多人的命根兒,就像高考升學率是某些領導的政績榜一樣。儘管之前關於唯金牌論的爭論很多,但誰也不能否認,在當下考核體系中,金牌對官員及運動員而言,有重要價值。或許,這也能解釋,張尚武為何能代表某大學參加大運會並奪取冠軍卻沒有資格到這所大學求學——政績(成績)是唯一追求,至於是誰奪冠的,也並不是那麼重要。這是異化的環境對以人為本的體育帶來的另一種傷害。

  很多人都在思考運動員的保障體系。我覺得,重要的不是這個體系有多複雜,而是管理者能否看到金牌背後的體育精神和魅力。淩駕於體育之上的另類體育該到壽終正寢的時候了,否則,我們的體育很容易成了玩物,而失去了本色和原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