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心伯: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安全布局

http://www.CRNTT.com   2011-11-22 09:55:11  


 
  政策上,奧巴馬政府充分利用新的地區熱點問題,重視對東南亞的投入,並鼓勵盟友間加強合作。在南海爭端問題上,美國打著關心航行自由的旗號介入其中(其實南海的航行自由根本沒有受到威脅),以依據相關的國際規則和國際法處理爭端的說法牽制中國(其實美國自己都沒有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越南、菲律賓在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向中國施壓。奧巴馬政府對東南亞的重視可以說是越南戰爭結束以來從未有過的,外交、軍事、經濟多管齊下,旨在強化美國與這一地區的關係,抵制和削弱中國的影響力。例如,奧巴馬政府啟動了“美國-東盟峰會”,與印尼發展“全面的夥伴關係”;在新加坡部署頻海戰鬥艦,與東盟國家頻繁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與越南簽訂了民用核能合作備忘錄;通過“湄公河下遊行動計劃”來推進與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在環保、衛生、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等等。在自感力量不濟的情況下,華盛頓鼓勵其在本地區的盟友加強合作,以更有效地制衡中國,例如,日本、澳大利亞、印度都在以各種方式介入南海問題,日本和印度舉行了關於“海上交通線”的戰略對話,兩國與越南的關係也可疑地熱乎起來,日本與菲律賓的安全聯繫也在加強。

  顯而易見的是,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安全布局旨在制衡力量上升的中國。從理念上講,對華“制衡”戰略是與克林頓政府的對華“防範”戰略和小布什政府的對華“避險”戰略一脈相承的,但其針對性更強。“防範”戰略和“避險”戰略都是旨在做好應對中國有可能朝著對美不利的方向發展的準備,大多屬於隱而不發、備而不用的性質,制衡戰略則是要直接地、有針對性地牽制中國的行為,講究的是實際應對。事實上,奧巴馬政府的對華制衡戰略已經對中國的安全環境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最主要的就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關係和南海問題。由於美國的拉攏和挑撥,東盟內部在對華問題上的分歧凸顯,一些國家對華立場趨向強硬。由於美國的高調介入,南海問題更趨複雜,中國所受到的來自各方的壓力增大。本世紀初的10年中國周邊外交的一大亮點就是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的進展,現在由於美國的“破壞性”介入,中國的東盟外交面臨新的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