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馬其頓校車事件反映弱國心態?

http://www.CRNTT.com   2011-12-06 14:40:07  


11月17日,蘭州東方紅廣場,市民自發組織悼念正寧縣校車事故中的19名遇難兒童。
  中評社北京12月6日訊/近日,在國內校車悲劇頻發的環境下,中國援助馬其頓23輛校車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質疑。而資深外交家吳建民在接受採訪時認為,長期的弱國狀態形成了一種弱國心態,長期的閉關鎖國形成了一種封閉的心態,不能簡單類比,我們的校車不行,就不能援助人家校車。此論一出,又引發新的質疑:馬其頓校車事件到底反映了什麼樣的國民心態?

時言平:“弱國心態論”誤解了民眾殷切之心

  2011年12月06日08:47 來源:橙網-重慶時報 作者:時言平 

   在國內校車悲劇頻發的環境下,民眾對於中國捐贈馬其頓校車的爭論,實際上並不是那麼難以理解:這顯然不是國民狹隘和小器,只是想借此提醒政府———解決孩子們的校車安全問題刻不容緩。不僅僅是外交援助的“闊綽”,但凡政府的“大手筆”,很可能都能夠激起民眾對此的焦慮情緒。

  作為職業外交家,吳建民先生對此似乎很是“不高興”。他認為這反映了國民小器、自私的心理,認為這是一種“弱國心態”,將會給世界留下“冷漠”、“一毛不拔”的印象。還以自己的切身體驗來批判國人的這種心態:看到媽媽不顧家貧慷慨解囊扶危濟困,覺得媽媽特別崇高。

  誠然,外交的政治遊戲有著它特有的邏輯,但並不代表著這種邏輯必須強加給民眾。看待捐贈馬其頓校車一事,吳先生看到的是國家臉面,而民眾看到的則是民生的迫切所需。如果說民眾對捐贈馬其頓校車的爭議,只是醉翁之意,那麼吳先生對國民心態的批判,顯然是淡漠民眾的殷切之心。國民的心態真就那麼狹隘和自私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重大災難,都能看到中國民眾的無疆大愛飄灑彌漫,國人何時在面對人類共同災難需要援助時說過不,表現過小器?

  或許,在外交家的眼裡,通過其向外展示的必然是個盡可能完美和強壯的國家形象;但是在民眾的眼中,一點一滴的民生改善,一絲一縷的幸福感,才能讓其感受到國力的強大。實際上在這一點上,外交家和民眾都是殊途同歸的,都是希望國家能夠昌盛強大,能夠得到認可。民眾之所以對捐贈馬其頓校車頗有微詞,並不代表著對國際援助的否認,並不代表著民眾狹隘自私,沒有廣闊胸懷。之所以爭論此事,無非是想政府在積極外塑形象的同時,勿忘用心去強化民生改善。

  以寬廣的胸懷放眼世界,誠然是可貴的,互助互愛也正是人類共同的情懷和價值信仰。但是,這種情懷和價值信仰,不能僅僅體現在對國際社會的關愛上,本國的國民更應享受這種情懷和價值信仰帶來的福祉。“達則兼濟天下”,當我們兼濟天下的時候,可別忘了自己的國民也是天下的一員。國家兼濟了馬其頓的孩子、非洲的兒童,當然也應把這種情懷體現在本國的孩子身上,使其不會成為被忽略和拋棄的孤兒。民眾對捐贈馬其頓校車有情緒,恐怕正是發軔於這種被忽視感和被遺棄感,並不是跟馬其頓的孩子爭風吃醋。

  政府如果能夠把在世界面前展示的這種責任感,同樣體現在本國民眾的身上,那麼就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改變民眾的“房奴困境”;就能讓民眾擺脫“老無所依”的窘迫;就能讓孩子坐上安全的校車健康地走向未來;就能讓國民在民生的改觀中感受到尊嚴和幸福;就能給逼仄的青春製造暢通的出口;就能給受傷的權利找到正義的療藥……責任和情懷,不僅在乎別人怎麼說,更在於自己怎麼做。由此可見,“弱國心態論”顯然是誤解了民眾的期許,脫離了現有的民生環境。

  像愛其他國家的孩子一樣愛我們自己的孩子,像關心其他國家公民一樣愛護自己的國民,民眾的期望僅此而已,怎麼就自私、狹隘了?媽媽不顧家貧慷慨解囊的故事固然高尚,但無論家庭倫理還是國家倫理,如果連自己的孩子都不愛,談何心懷天下。難道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天下的一員嗎?國民對捐贈馬其頓校車的爭論,只是想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坐上安全的校車而已,期望政府在對外關係中的責任感和情懷,能夠溫暖本國的孩子和國民罷了,何至於上升為“弱國心態”,何以謂之自私小器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