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人搶了美國人的飯碗?

http://www.CRNTT.com   2012-02-01 09:36:26  


 
  日本電子商務雜誌《CNETJAPAN》說,給蘋果代工的富士康集團屬於台灣系企業,而台灣的企業文化中一直存在“過苛”的部分,對工人管束極為嚴格。日本電視台則認為,富士康也有苦衷,因為蘋果對於其產品成本的控制是非常出名的,連一顆螺絲釘、一根電線的成本都不放鬆的蘋果公司被稱為“降低成本的天才”,這一點令微軟、惠普等企業自嘆不如。英國《每日電訊報》說,在中國只有包括富士康在內的3家公司能勝任蘋果大規模生產的要求,他們的利潤被蘋果削減得越來越薄,蘋果很難找到快捷方式解決中國供貨商工作條件問題。

  《環球時報》記者29日打電話到富士康位於深圳的工廠,對方以“30日才上班”為由未就美國媒體指責做出回應。法國《世界報》說,富士康的爭議已存在多年,蘋果對此心知肚明,看上去陽光時尚的蘋果實質上和其他同行沒有區別,都是不擇手段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偽君子。加拿大通訊社說,比起約束供貨商,蘋果更注重製造環節的最低成本、最高速度和靈活性,這是因為消費者更關心新款iPhone何時推出,售價幾何,而不是產品是由什麼人,在什麼環境下生產的。

  俄羅斯“新大陸(10.88,-0.05,-0.46%)”網站注意到,本月21日,《紐約時報》還刊登了一篇題為“美國是如何失去圍繞iPhone的就業機會的”的文章,作者同樣包括查爾斯.達希格。文章開篇提到這樣一個場景:去年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矽穀設宴,款待眾多美國科技大佬,每名客人都需要準備一個問題,供奧巴馬解答,但輪到喬布斯發言時,奧巴馬打斷了他,並反問他,蘋果去年售出7000萬部iPhone、3000萬台iPad以及5900萬台其他產品,絕大部分都在海外生產,“為什麼這些工作不能回家來完成呢?”喬布斯回答得相當明確,他說,“這些工作機會是回不來的”。

  在文章中,《紐約時報》舉例解釋了喬布斯決心把工廠放到中國的原因,比如2007年iPhone上市前1個月,喬布斯在一次高管會議上因原型機的塑料屏幕會被輕易劃傷大發脾氣,會後,一名高管立即訂機票飛往深圳,因為要在短時間內得到一款完美產品,“除了中國,別無他處”。文章說,2004年作出大規模向海外轉移製造決定的正是現任CEO庫克。美國本土已沒有能滿足蘋果需求的足夠技工和工程師。蘋果的決定說明,“利潤和效率壓倒慷慨和慈善”。

  “蘋果的中國問題在於其在華工廠導致了死亡,一方面是中國工人的死亡,另一方面是就業機會在美國的死亡”。這段文字27日出現在美國CNET網站上。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29日對《環球時報》說,從美國媒體反應來看,《紐約時報》刊文批評蘋果的真正原因或許是不滿該公司將大量就業崗位輸出到中國。奧巴馬幾天前在發表國情咨文時提到,美國很多公司把就業崗位轉移到國外,這種情況需要改變,《紐約時報》的文章很像是對奧巴馬政策的配合。

有媒體建議美國反思

  美國知名評論家克魯格曼27日在《紐約時報》發表的文章則讓人懷疑此事背後還有美國黨派之爭的背景。在文章中,克魯格曼將矛頭對准現任印第安納州州長、共和黨人丹尼爾斯,後者曾稱讚喬布斯是“就業英雄”,“他創造的就業機會比總統所有經濟刺激計劃創造的都多”。克魯格曼嘲笑丹尼爾斯顯然在幽默事業上沒前途,因為事實證明蘋果雇的大多數人都不在美國。瑞士國家電視台預測,此次“蘋果風波”會成為美國大選中的插曲。

  “到了吹響暫停哨的時候了”,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用這句話呼籲美國媒體“停止對蘋果動粗”。文章說,蘋果不是唯一一家供應鏈上生產環境惡劣的電子產品公司。戴爾、惠普等公司都被發現其生產車間內的工作環境惡劣。但《紐約時報》對此只是一筆帶過,因此庫克有理由對媒體單獨批評蘋果感到不忿。事實上,蘋果與富士康的合作反映出的不僅是科技企業的問題,如果你用任何一家美國大公司的名字替換報道中的蘋果,會發現都很適合。美國該反思自己的問題,就拿美國政府來說,它印的美元比這個星球上任何偽鈔製造者印得都多,如果突然把所有製造業搬回美國,通脹率一定會把房頂衝破。(本報駐外記者 紀雙城 陶短房 青木 李珍 記者 徐盼 劉洋 柳玉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