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增速下調倒逼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12-04-06 08:21:52  


主動下調經濟增速目標與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相適應
  中評社北京4月6日訊/7.5%的GDP增速目標,是2005年以來首次將經濟增速調至8%以下。這既與中國當前潛在經濟增長能力相協調,也是決策者主動對接“十二五”目標,將各級工作引導到“調結構”和可持續增長軌道上的自覺行動。

  財經國家周刊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文章表示,按照相關參數計算,目前中國潛在經濟增速在8.5%左右,低於過去30年的9.5%和“十一五”期間的10.5%。分析原因,除中國經濟已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基數大幅提高外,還有四個原因:一是資本積累的速度減慢,中國相當一部分製造業產能過剩,投資意願低,高投資難以維持;二是16-65歲的勞動力資源總量開始減少;三是儘管城市化進程仍在進行中,但受戶口制度、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缺乏等制約,勞動力從農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的速度減慢;四是國外技術外溢效應減弱。

  文章分析,主動下調經濟增速目標,也與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相適應。首先是外部形勢。世界經濟復甦步伐再次放慢,貿易保護主義嚴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更大壓力;全球金融市場不穩,國際市場大宗初級產品價格高位波動;全球新經濟增長點尚不明朗,新能源等新型產業技術沒有實質性突破,對經濟的引領作用還未出現;與此同時,多國面臨較嚴重的政治和社會壓力,無法實施有利於經濟長期發展的結構性調整。新興經濟體特別是對出口依賴較大的國家受發達國家的拖累,經濟增速也將減慢。

  其次是中國實體經濟運行困難加大。特別是中小企業活力不足,原因有四:一是中國金融企業定價能力強,對實體企業形成極大的擠壓;二是實體經濟中的上遊行業相對下遊行業利潤增長較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利潤基本集中在上游資源性、壟斷性行業中;三是大企業利用其容易以較低成本獲得資金的優勢,以更高成本對其關聯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對其利潤形成蠶食;四是部分行業如紡織、家電、鋼鐵等高度依賴出口和投資的行業產能出現過剩。

  再次,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存在風險,直接影響相關投資。目前,中國必須嚴格執行抑制地產投機、投資性需求的政策,同時實行中性住房金融政策,支持自住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這一政策取向決定了房地產投資增幅下降。此外,2009年以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負債增長較快,總額超過10萬億元,2012年將迎來還款高峰,償付壓力加大,也會影響基礎設施投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