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電視劇《知青》帶來什麼樣的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12-06-22 09:08:48  


資料圖:知青下農村
  中評社北京6月21日訊/由作家梁曉聲擔綱編劇的電視劇《知青》放映後,引起了許多不同的批評,大多集中在“真實感”的問題上。南方網日前登載知名學者徐賁的評論文章“電視劇《知青》帶來什麼樣的記憶?”指出,知青的記憶是“文革”記憶的一部分,如果《知青》這個劇帶給觀眾的不是反思,而是對所謂“激情歲月”的“向往”,那就使《知青》成為一部足以令人擔憂的作品。詳論如下:

  由作家梁曉聲擔綱編劇的電視劇《知青》放映後,引起了許多不同的批評,大多集中在“真實感”的問題上。有的批評比較簡單,如“知青衣裝怎可能整齊如新?”與此相比,來自知青觀眾的批評則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細節。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對青少年思想形成期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具有特別清晰、深刻的記憶,以至於終身難忘。知青對自己上山下鄉的生活細節便擁有這種性質的記憶,而這種記憶正是他們用以衡量《知青》中許多細節是否真實的實在對照。

  網上有一篇《敬告梁曉聲我們還活著》的文章,作者耶子就是用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細節來對照他在《知青》中看到的種種虛假。例如,“連隊廣場上竟然有成排的自來水,這也虛假得太離譜了吧”。耶子說,他以前所在的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22團六連是全團最大最好的連隊,“也只有3口井,每口井都至少三四十米深,水桶是用鐵軲轆把搖上來的。老職工告訴我們冬天一定要戴手套,否則因為零下40多度太冷,鐵軲轆把會把手掌的皮膚粘去。在新建連,為了挖這樣深的井,經常有知青滑入井中摔死”。

  耶子的勞動記憶更是苦不堪言,“麥收時常常48小時連續工作,其間最少時只能睡兩三個小時。即便這樣極度困乏疲勞,睡前還要讀一下‘老三篇’‘雷打不動’,這時每個人都躲在炕上的帳子裡,帳子外成千上萬的蚊子在吼叫。在地裡割麥子又被漫天飛舞的‘小咬’(一種北大荒特有的小蟲子)叮咬得皮膚瘙癢和腫起來。”

  與這樣的艱苦生活和勞動條件相比,“文革”中的那種“思想革命化”更是給耶子留下了終身難忘的精神創傷,“早請示晚匯報是知青生活中絕對不可能沒有的事,劇中怎麼沒有?”耶子所記憶的那些政治生活細節是絕大多數知青所極為熟悉的:“當時我們進食堂吃飯前都首先在食堂門口按照排、班排好隊,喊‘祝毛主席萬壽無疆,林副主席永遠健康’三遍後才能排隊進食堂吃飯,每桌6個人,三男三女,站著吃飯,根本不可能有坐著吃飯的事。連裡開大會如果是在晚上的話(因為經常有最高指示中央文件發布,就得什麼時候到了連隊什麼時候就得開會傳達,一刻不能延誤),就搬上長條鋸下的木頭在食堂一排排橫放好,每人就依照排班坐下開會,如果是白天開會,就在曬穀場席地而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