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時代思潮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大學校長”別成下一個被毀的稱呼

http://www.CRNTT.com   2012-07-24 14:33:49  


在兩岸四地大學校長論壇上,北大校長周其鳳將其為母親寫的新歌CD送給香港城市大學前校長張信剛。這張CD碟的封面是宋祖英劇照
 
  兩條有關大學校長的新聞,並非偶然,能看到當下輿論對“大學校長”這個群體的態度,或帶著放大鏡去找校長們的問題,或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大學校長,或坐等著大學校長們出醜。不得不感慨世道的變化,校長,在過去是一個讓人充滿著敬畏感的稱呼,他對應著權威和德高望重,唯德才兼備和聲望高的人才能擔任,尤其是一個大學校長。可在現實的流變中,“大學校長”似乎在走“小姐”、“同志”、“親”、“老師”、“教授”、“專家”的老路,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毀掉的稱呼。

  看看“大學校長”跟哪些詞聯繫在一起,看看他們在輿論形象中的灰頭土臉,就知道這個稱呼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污名化和妖魔化;回想我們在談到“大學校長”時所能想象到的那些負面新聞,就知道這個群體有多麼地不受公眾待見。而且似乎還遵循著一個規律,越有名越挨罵,越是名牌大學的校長,越是常被推到輿論批評的風口浪尖,大學的有名程度往往與校長的美譽度成反比。這兩條新聞就很具代表性,周其鳳是中國最好大學的校長,楊衛則是“小三”浙大的校長。

  “大學校長”為什麼正成為一個被毀掉的稱呼?原因非常複雜,有校長們自身的問題,有輿論的偏見,更深層次的原因源於教育體制。人們不是把校長當成一個教育家,而是當成一個官僚。當然,這樣的輿論認知首先源於大學的行政化,很多校長沒把這個位置當成教師,而是當做官去做。談到官僚與校長的區別,雲南省保山市市長吳鬆有一段經典的描述,有記者問他:“你做過雲南大學校長,那和做市長有什麼差別嗎?”吳鬆笑言當然有:“ 做校長,你說得再對,教授們也可能說你錯了,因為真理是相對的;做市長,你說得再錯,他們也肯定說你是對的,因為權力是絕對的。”而在中國很多大學,做校長跟當市長並沒有區別,都是官僚,都帶著同源同構的行政化思維。

  既然校長不把自己當教育家,而是當做一個有行政級別、可以與官僚階層換算、隨時會通過旋轉門轉換身份的官,那麼,公眾自然就不會帶著對教書育人者的尊重去看大學校長了,而就將其看作一個官僚。在這個輿論對權力階層充滿對立感的語境中,與政府、體制和官僚在符號上有著同樣顔色與氣質的校長,自然難免躺著中槍。輿論圍觀楊衛校長的玩牌,跟圍觀官員開會時打瞌睡的心情是一樣的;輿論吐槽周其鳳,是將其想象成一個體制的既得利益者和特權的擁有者。

  面對戴著有色眼鏡缺乏善意的輿論,大學校長需要反思,教育體制需要反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